2005螺纹_「70年·瞬间」2005年中山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称号

2005年10月26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首次授予中山等9个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从此“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核心价值深植于中山市民心中。

中山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的牌匾和证件(中山市资料馆藏)

追求优质生活

改革开放后,中山的经济迅速增长。 1987年底,中山实现了1987年规定的工业农业总产值“两倍”的目标,在广东的“四小虎”排行榜上。 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一体化才有规模。 但是,经济水平提高后,开始城市化的中山人依然有很多习俗。 如何提高城市的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成为市委、市政府考虑的重要课题。 1995年,中山市建议建设文明城市,通过5年的努力,全面提高中山人自身素质,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当时,中央还没有文明城市的概念,中山实现了自我超越。

中山市民们在百货商店参观,拍摄于20世纪89年代(中山市资料馆藏)。

连续十年

从1980年代开始,中山实施了安居工程,很多水上居民登陆并定居,但是在这数十年到一百年以上的水上居住的人们,最初依然习惯性地泼水倒垃圾。 移居城市的农村居民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多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 文明建设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开始,着手建设卫生城市。

1978年,整备前岐川两岸的水上居民小屋区(中山市资料馆藏)

建设活动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反应,政府加大了垃圾堆等硬件建设力度,大大提高了全市卫生水平。 1995年,中山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1995年12月,中山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中山市资料馆藏)。

首战胜利的中山人毫不松懈,继续努力。 中山于1996年5月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7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1998年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1999年成为全国建设文明城市的工作先进城市。

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卫生城市等奖牌(中山市资料馆藏)

1999年,中宣部采访了十多家国家级媒体,中央电视台为中山总结了“举旗促进发展,真正着眼创造”的经验,认为中山取得这一成绩的核心经验就是“实”。

2001年,中山进一步推进了计划制定,2005年以进入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

2001年1月,中山市获得“中国优秀观光城市”奖(中山市资料馆藏)

之后,中山相继获得“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顺利工程示范城市”、“全国质兴市先进城市”、“双拥模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这些称号都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暗中审查

2004年,国家颁布了文明城市审查标准细则。 这是国家从未采用过的审查方法,在200多项标准中,60%以上是人的素质评价,而且全标准中有8成采用暗中访问形式的审查。 换句话说,这是市民对人民的认真评价。

此时,中山市有关领导人认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工作必须经常把握,做一两次大众运动即可,决定在工作中细节成功,如步行街的行商必须证据齐全。 回廊员工必须持有健康证医院医生必须持卡网吧不能接待未成年人的消防设备不可过期。 青年志愿者必须占户口人口的8%的,申报城市必须提供全体人员的名单和联系电话,由审查组检查。 因此,中山市准备了整整16箱材料,评估组要检查每一页。 所有项目如果一个人不符合标准,这项审查就没有分数。

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们为市民修理收音机(中山市资料馆藏)

中央评估组人员不知道乘飞机前到哪个城市检查,所有住宿交通都不需要检查城市安排。 当中山有关领导人被告知评估组住在石岐富洲宾馆时,中山的评估已经完成了80%的项目,其馀都是当地需要协助的极少项目。 整体评价体现了科学、公平和公正。

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是中央评价组评价中山最高的项目,也是要求最高的项目,其中30个问题的结果是文明城市申报成功的关键。 方法是评价组随意选择居民社区,到达后评价者随意选择调查家庭,同行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向户主说明来意后退出,评价者单独对户主进行问卷调查。

事后评价者的反馈显示,中山的市民素质是当时所有评价城市中最高的。 入户调查时,中山人除了倒茶外,还邀请了很多家庭带水果来评估人品尝中山特色食品。 调查的600户中只有2户为负结果,远远低于文明城市入户调查负结果率的20%标准。

“我文明我行动”2011年,中山青年投身于全国文明城市统一行动启动仪式现场(中山市资料馆藏)的设立

“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大陆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量最高、建设困难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中最光荣、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文明城市称号的获得,对城市、市民来说实质上是件好事,但荣誉只属于过去,不代表现在和未来。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表彰一次,文明城市的建设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在2017年最近的再评中,中山市第五次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 从1995年到现在,中山的文明城市建设已经进行了20多年,经历了探索、加强、提高的历史。 为了维护这一荣誉,中山市以建设文明城市为线索,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建设全民共同的幸福美家,成为效果显着、加强社会管理的成功例子,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注:本文由《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中山纪事》中山市档案馆编纂,内容略加删减补充。 执笔:孙幸采访对象:陈旭。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