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来自“特定许可证”
作者两张宇喆
编辑两个奖亭
国产特斯拉的交货比预期的提前了。
12月9日,装载国产型号3的卡车从特斯拉上海3号的超市工厂( Gigafactory 3)出发。 这些车很可能运到客户配送中心。 根据当初的计划,这辆新车的交货日期应该是2020年第一季度。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特斯拉公式)
根据工信部发表的第326届“新能源汽车推进应用推荐车目录”,该照片发布前三天,国产车型排名第三。 这意味着该外资企业独资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得到国家24750元的财政补贴。
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必须由特斯拉“教育”,而国产模式3则是特斯拉教育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首批“教材”。
从自主品牌到合资企业,再到制造汽车的新势力,中国消费者都听到了无数“目标测试仪”的口号,但是没有发现达到这个水平的产品。 与此同时,传统汽车企业每年花费亿元进行品牌营销,但话题度比特斯拉高。
销售额方面,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也在急速增加,这种现象是以国产车不能交货为前提的。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到2020年上海工厂的生产台数将达到15万台,第二种国产机型也将上市。
当然,特斯拉并不完美,细节还需要改进,保持未来的优势也不容易。 但是现在,没有人具有接近特斯拉的实力。 Model 3:没有一个对手能做到
与其他产品相比,Model 3可以提供远远超过当前新能源车的车身体验。
在中国市场上,30万元级的车确实很多,以比亚迪顿、蔚来ES6为代表的电动汽车、BMW3系列、奥迪Q5为代表的燃料车都被选中。 但是,在产品能力上,没有一个产品能够与Model 3抗衡。
传统汽车企业发售的纯电动车型大多是基于以往的燃料车平台改造而成的,性能参数较弱,价格较高。 即使采用纯粹的电动平台,这些汽车企业也在努力使电动汽车的表现接近燃料车。 由于思想比较保守稳健,其产品智能水平与Model 3不同。
将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在理念上更加积极,体验更好的车载娱乐技术。 但受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的限制,这类汽车企业在智能化方面仍与特斯拉有差距,品牌影响力方面的短板更加明显。
除特斯拉以外,没有汽车企业发布了量产版的高速自动车道技术,也没有汽车企业提供比特斯拉更接近人类驾驶员的自动车道功能体验。
与价格相同的燃料车相比,Model 3的优势依然显而易见。 聪明的技术在提升对手的同时,该产品的操作性也与同级基准BMW3系列相近。 与保养、能源补给等整车生命周期成本相比,纯电动驱动的Model 3更具优势。 品牌力量:我知道关注度超过宝马的8倍
不仅是提升对手的产品,特斯拉作为世界性的“名人”的高度关心度也足以令其他车企业羡慕。
前几天广州车展的媒体日,在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的发表会上。 即使数十家汽车企业当天发布了新产品,特斯拉公司也几乎夺走了所有的光线——科技类媒体、汽车垂直类媒体无一例外地“贡献”了前者的位置。
某造车新势力社长在朋友圈感慨道:“在广州车展上发表了100多辆新车,被地球另一侧奇怪的闪亮光亮(特斯拉Cybertruck )击倒。”
(特斯拉Cybertruck/特斯拉公式)
数据显示,有43.6万人关注特斯拉汽车的话题。 相比之下,传统汽车企业关注度最高的宝马只有5.4万人关注,造车新势力关注度最高的未来只有1.4万人。 百度搜索中,特斯拉的搜索结果也达到了3亿1千万个,搜索量最多的汽车企业BMW为4亿6千万个。 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的时间比宝马慢得多,也没有品牌宣传。 后续车: 2020年释放生产能力
2019年,随着进口版Model 3在中国的销售,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特斯拉已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龙头”。 今年10个月前,中国进口特斯拉产品3万33万台,占新能源车市场的68%。 在这一牵引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口量同比增长191.7%。
即使在中国整个进口车市场,特斯拉也可以将3.27万进口量打入前八。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也位居同期前八位。
根据计划,特斯拉上海工厂2020年的生产能力上升到15万台,今后几年将达到50万台的计划生产能力。 随着国产机型3的生产能力释放,特斯拉在2020年的销量将继续释放。
今年10月底,特斯拉宣布上海工厂Model 3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工厂低65%。 从成本角度来看,国产特斯拉的价格还有探索的馀地,这肯定会给对方带来更严重的威胁。
另外,与传统汽车产品每五年更新一次的想法不同,特斯拉可能每批比上一批更新一次。 例如特斯拉最近宣布将Model S的座位更换成更薄更舒适的版本。 这是其他任何汽车企业都没有的能力。
对方需要警惕的是,特斯拉的“下一个教材”模型y也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交货,年内将在中国产品上市。 面具预测,将来发售的Model Y可能具有比Model 3更高的销售水平。
如果两种汽车牵着手冲击中国市场,特斯拉的竞争力肯定会进一步提高。
成为“王者”的道路
现在,从特斯拉抢夺市场的机会是有限的,但并不意味着特斯拉的市场地位稳定。
被称为“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大众车也将推出MEB纯电动汽车平台,由该平台诞生的车也将于明年在国产推出。 随着以此平台为基础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特斯拉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优势将受到破坏。
随着智能网技术进入成熟期,特斯拉引以为豪的智能优势不再明显。 像现在的苹果手机一样,华为、三星等对手也无法说绝对的优势。
另外,对特斯拉自身来说,不良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自动飞行员的事故也相继发生。 对于一些缺陷和问题,消费者可能会短期包容,但如果不能长期改善,则可能会限制未来的发展。
长期在中国市场上“想加鞭”,特斯拉需要考虑如何保持未来竞争优势,改善当前存在的小缺陷。
编辑:张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