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逸琳于12月16日报道,今天下午,上海第一座85家智力健康的车站顺利建成,向居民开放。 知识健康站楼是充分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社区体质监测等各方面资源,以街镇为单位设立居民健康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场所,是健康医疗结合的重要探索,也是获得合乎目的的健康服务的手段。
今年建成的85家知识健康车站遍布全市,除了设在居民小区内外,产业小区、综合老服务中心、市民体育活动中心、企业大楼中还有布点,依靠居民,形态多样。 居民可以到最近的智能健康车站,用身份证、社会保险卡(医疗保险卡)识别智能id,自动新设或调用居民健康账户,在智能健康车站内,居民可以自愿接受11项自我健康检查,11项自我体质检查和15项健康量表自我评价服务
根据居民体检和自我诊断的结果,智力健康站发挥在线和在线融合的优势,向居民发布健康自我诊断报告,提供健康指导,居民自我诊断的自我诊断数据实时传入居民健康账户,成为居民健康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健康站楼连接各种健康服务资源的载体和渠道,针对各种健康需求,居民可以在健康站楼内获得健康处方和运动建议,可以与家庭医生在线签约,与自己的家庭医生进行咨询,也可以简单地预约门票。
今年首次完成标准化知识健康站建设,标志着上海知识健康站网进入快速编制阶段。 到2021年,上海基本上要在各城镇至少实现一个标准化、智力健康的车站。 同时,鼓励各区、城镇建设各种形态、灵活多样的智能健康车站,针对不同车站的要点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灵活结合多样服务的智能健康车站。 各种形式的智力健康站楼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网络,从居住社区到学校、企业、大楼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力健康设备将健康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驿站虽小,功能充足,方寸驿站健康。
今天下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体育局、市财政局举办了“智力健康站”体验日活动,上海智力健康站运行评估中心公布,“12320-上海家庭医生服务专线”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