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全国价格_杞县成为全国大蒜第一县

原题:杞县已成为全国大蒜第一县

杞县成为全国大蒜第一县

↓ ↓ ↓

“我今年种了三亩大蒜,收获了九千斤大蒜。 政府买了3年的保险,按现在的价格,纯利润约3万元。”河南杞县傅集镇白庙屯村的70岁魏文祥和大蒜一说就笑了。

▲资料图(由杞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全县21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均有栽培,近年来大蒜面积超过50万亩,产量超过70万吨,80万吨年产量占全国的10%以上。 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种植面积突破70万亩,产量超过90万吨,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县域首位。

过去5年,盛产小麦、大蒜、花生、畜产等农业副产品的杞县相继获得“中国大蒜之乡”“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热门产业“名片”。

小郡

如何成为“全国大蒜第一县”?

“为了适应市场经营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从2007年开始,每个大蒜收获季节,杞县都要开展大蒜节、大蒜经贸商谈会、大蒜高峰论坛等活动,保障大蒜农户丰收。”多年来参加大蒜节的杞县大蒜联合会

▲资料图(由杞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到今年为止,连续12年举办的中国杞县大蒜节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蒜商人聚集了杞县,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的生产、供给、销售和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另外,杞县金杞国际大蒜交易市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专业化大蒜交易市场,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 近年来,全县大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50万吨以上,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这样大量的交易量

如何保证新鲜呢?

全县大蒜交易市场,交易总量超过200万吨,杞县大力发展产业冷链物流,形成以产业集聚区、苏木、邢口、葛冈、裴村店、阳固等为集中地的大蒜保鲜和恒温冰箱群,年贮藏能力达50万吨,大蒜四季稳销 同时,80多家杞县大蒜深加工企业初加工转化率达99%,深加工能力也超过20万吨。

大蒜丰收,

大蒜农民如何确保“丰收”?

杞县在适应市场的同时立足于农副产品链的延长,为新兴行业的融合发展写文章。

构建“网络+大蒜”现代商贸模式,帮助贫困人民实现创业就业,从贫困人口中获取财富。 “本公司承包平城乡罗寨村,在寨村与贫困家庭大蒜农户签订收购意向书后,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贫困家庭大蒜。 最近交易量很多,每天能送出约4千件,约2万斤。 一个平台的大蒜销售人员说:“2018年的网络销售收入在900万元以上,今年大蒜价格很高,有望突破1000万元,使更多的贫困家庭脱贫。”

杞县电气商务人员王海涛说,我们依靠杞县大蒜产业的优势,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以众多成熟的电气商务平台为对象,引导农民在平台开设店铺。 近年来,杞县不仅取得了电子仓库交易的可靠性,现货市场大蒜购买的辐射推广能力也提高了,2018年实现了大蒜3600万斤的网络销售,为大蒜产业向新型职业形态转型奠定了基础。

随着杞县大蒜的发展,政府每年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大蒜产业管理,做好大蒜产前、产后服务。 2007年4月4日,在杞县成立了首个注册的大蒜合作社葛冈町孟寨村大蒜合作社。 此外,截至2018年底,杞县大蒜栽培专业合作社已有800多家。 除政策保障外,杞县县委、县政府还向销售大蒜的顾客分发“绿卡”,采取规范大蒜产业税收征收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创造发展环境,优化服务。

2019年,杞县大蒜全县种植面积达60万亩,大蒜价格维持在2.4~2.6元,比较优质的大蒜价格达到3元以上,新大蒜价格在每斤1.6元左右,批发价格在每斤2元左右,全县大蒜总利润达到54.6亿元

据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介绍,目前杞县大蒜从栽培到收获,从冷藏、销售、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大蒜乡农民从贫困致富的主要途径。

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