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开放创新数量聚集的生态——2019FinTech峰会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经理魏军指出,2018年全年,中国人工智能公司90%处于赤字状态,人工智能行业从全面热潮走向一定的巴 本次论坛由神州信息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50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华为、京东数科和第一财经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经理魏革军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迅速,重新定义金融机构,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同时也给行业、社会带来了隐私保护、洗钱、金融稳定等诸多问题。 因此,随着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金融监管政策不断修改,金融科技监管不断受到重视。 业界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新的监督。
魏革命军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科技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统一金融监督管理,从过去的水平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变为上下垂直协调机制;二是强制性透明监督;三是机能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容易成为监督管理的死角。 按产品功能分配监管权限,实施功能监管,发展金融科技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必然要求,四是强调牌照监管。
“新的监管体制不是直接应对金融科技领域的问题,而是主要解决现有金融体系的风险,之后金融科技管理在政策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一变化反映了金融市场对包括金融科技在内的现代管理需求”,魏军表示,为了落实新的监管要求,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近年连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执行牌照管理的国务院级别设立金融科技委员会, 今年初,加强科技金融研究规范和统一协调,在全国十省市开展了金融科技试点,不断推进云计算、移动支付等环境标准的研发,推进二级市场优化升级和大数据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魏革军同时指出,金融技术在发展中面临一些主要问题。
首先,服务方式的虚拟化和复杂化使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金融科技创新产生了新的金融业态,金融业务跨行业、跨市场特征,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市场上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其次是金融安全的挑战。 包括网络安全、技术安全等。 此外,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利用金融技术推进供应方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快”魏革军说,监督全权复盖并不意味着具有透明性监督功能,这应该由信息技术支持。 他认为面对金融科技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应从宏观、中间、微观三个层面来考虑解决。
在宏观层面,是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统一。 监督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金融科技监督的分工,确立试行错误的允许范围。
在中间层面,必须解决政策运作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对于利用块链、大数据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一定的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问题。 魏革军说:“虽然是地域性问题,但仅靠微观主体难以解决,因此开展金融数据共享应用是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
从微观层面来看,利用金融技术搞清楚金融痛点也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对数字化智能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紧迫。 “金融科技行业适应新的监管要求,运用金融科技是解决这些难点的有效途径。”魏革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