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青岛金融:创投风投创例年最高
今年以来,青岛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青岛港国际、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海尔生物医疗等9家企业相继上市,全市国内外上市公司数达51家,市场价格超过6500亿元。 全市主板上市公司数量达39家,居长江以北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天津的新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六,次省级城市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深圳,创历史最高水平。 形成了“上市、申报、指导、储备”的构造。
近年来,形成61家科学创业板的后备企业发挥了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的作用,为企业上市提供综合服务。 青岛资本市场基地成立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基地建立了上交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和深交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国泰君安证券、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文康会计师事务所等30多家中介机构进军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 加强企业上市培训,建立企业上市梯队;。 建立上市公司储备库,实施动态管理,突出重点,加快企业培养步伐。 强调“管制改革股”的主体。 2018年,全市新增股份制企业228家。 其中,规模企业128家,企业上市储备的企业资源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突出科学创造板的上市主体。 61家全市科学创板推出备份企业动态库,其中重点培养企业的有19家。 目前海尔生物已在科学创板上市,成为青岛首家科学创板厂公司。 11月13日,青岛市召开了“万创业资本市场培训特别行动开始会议和第一期培训班”,万创业资本市场培训特别行动正式开始,历时一年,逐步、逐步地向全市1万家备份企业、规模以上的规范化改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千帆计划”企业、 对“隐形冠军”企业、“瞪羚”、“独角兽”等企业进行资本市场培训,企业家资本市场意识和资本市场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创业风投往年最早5月9日至10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领导的2019全球(青岛)创业风投大会举行,大会在线报名5000多人,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位国内外知名创业风投机构专家、创业先驱和企业家在大会上为青岛 为更好的投资风投和创业者提供全面支持,青岛是高山区金家岭金融集聚区,取出大楼,作为世界(青岛)投资风投中心大楼,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和辅助政策方法,充实项目和优势特色功能,建设世界(青岛)投资风投大楼基金集聚区。 公布领导全国的支持政策。 5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创投风投中心一些政策措施的通知”(青政发[2019]11号)(简称青岛创投风投十条)发文实施。 “青岛创投风投十条”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创投风投行业体系最完善、最有力的支持政策。 6月10日,实施了《支持创投风投中心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奖励实施细则》。 重点是设施定居、投资、税收、高管人才等方面,支撑着创业风投机构在青岛集中发展。 对创投风投机构的定居,给予实际支付资金的1%,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奖励,按照创投风投机构给予当地实体企业投资额的1%,不设上限。 积极发挥政府基金的作用。 设立青岛市科创母基金,科创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第一期规模120亿元,通过科创母基金的诱导作用,为创投风投机构和成长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金融促进重大战略实施取得新效果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几个金融机构在蓝色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功能性总部。 由光资产管理公司、浙江商银行青岛分行、东海航运保险青岛分行、民生期货山东分行等12家金融机构蓝色开业运营,400多个金融类项目定居青岛。 迄今,青岛市金融机构总数达272家。 青岛连续7次进入伦敦金融融城国际智库,最新排名第33位,国内排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为推动金融机构全面面对十五攻势,实现金融正确服务,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局领导相关攻势,精心准备部门、一行两局,分别于9月10日、9月29日、11月1日三次金融援助十五攻势项目发布与对接会成功,十个攻势(领域) 集中介绍了336个重点项目,发布融资需求6661亿元,有关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区市、金融机构等450多个部门参加了会议。 山东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发布后,青岛金融体系得到了强烈反映,国家驻青金融管理部门、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局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立即与自由贸易区青岛地区所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保税港区开展行动,积极推进青岛地区金融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和金融资源集聚,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效果。 在吸引金融资源方面,青岛市表示支持山东自由贸易区(青岛区)金融机构的定居政策,从集聚金融资源、加快风险投资机构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吸引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自由贸易区青岛区金融机构政策支持。 支持西海岸新区、保税港区制定吸引金融机构定居的专业政策,推进高端金融运营商项目规划建设。 组织市区二级联动、金融专业队伍,向国内外重点金融机构开展精确招商,推动优质金融资源定居。 目前,自由贸易区青岛区已经引进了20个金融项目,其中银行机构设立了自由贸易区分行4家,股票投资机构14家,融资租赁1家,商业保险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