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_2019河北省第一届“小小科学家” 展示交流活动(石家庄站)圆满落幕

12月15日,2019河北省首届“小科学家”展出交流活动(石家庄站),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圆满闭幕,石家庄市前35所“河北省中小学科学素养提高活动”实验学校老师和约700名学生代表和家长参加。 该活动分为“科学知识评价+科学实验操作”、“学校STEAM创意作品展示”、“尖端科技体验”三个部分,实践性、趣味性、科普性、互动性、参与性融为一体。 本次活动是为响应《河北省青少年科普百千万行动计划》,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20 )》要求而开展的公益科学技术嘉年华活动,由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共同主办,分别于12月8日、 15日在保定和石家庄举行的共计49所实验学校,1200多名学生代表,100多名学生作品,12个科技展示区,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河北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石家庄市教育科学所,石家庄市教育学会,石家庄市青少年宫,石家庄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等部门领导指导,参观体验。

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秘书长赵志同致词

活动现场分为“小低组”和“小高组”,9个实验室分别实施2次“科学知识评价+科学实验操作”,每个实验室由考核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现场评价。 各学校学生不仅为一学期的科学社区活动提供成果展示平台,还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状况体验和自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活动会场

据金马小学的赫立静老师介绍,“小科学家”社区自从在学校开始以来,学生们参加的热情非常高,每次到达实验课,孩子们都会早点在实验室等待,实验结束的孩子们不想离开。 方村小学的学生张泸亮家长翟和孩子一起参加了活动。 她告诉记者,孩子在学校参加了一学期的科学部活动,变化很大。 儿童对科学实验操作不仅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发现整体学习习惯、逻辑思维大大提高的问题,遇到困难后,可以自己找原因,查阅资料,尝试改进,自己总结反思。 作为监护人,看到孩子有这样的变化和进步,我非常高兴和兴奋。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校、学生参与创新、创造,本次展示交流活动作为“学校STEAM创意作品展示”的一部分而特设。 20多所实验学校带来了学生的创造性作品,在学生现场解说,进一步增强了创新创作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探索、思考积极性。 通过展示现场各学校的创造性成果,为学校、学生提供了特色成果和创造性的载体和平台,加强了各实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交流学习。

全体照相

一位绿都小学的学生告诉记者,今天早上天还不亮就出发了,现在还很兴奋。 他看到了现场用旧纸箱做的冷水机和节能智慧店,用塑料瓶做的水火箭,还有用乒乓球做的创意画,刚体验了VR和模拟飞机……很兴奋。

灵寿县和下学的周文霞先生带着4个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作为河北省“小科学家”中小学科学素养提高行动的首所精确合作学校,他们不仅参加了实验操作评价,还带来了自己精心创作的创造性作品。 孩子们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特别活动,对站在这样高的平台上表现自己的容貌非常兴奋,他们认为这次活动不仅对科学更感兴趣,对学习也更有信心。

元氏县姬村学区副校长刘军海带参加了这次活动,作为展示本校创造性成果的说明员,积极地将本校的作品介绍给了现场的老师家长。 他说,合作活动开始后,全校掀起了接近科学、理解科学、学习科学、体验科学的热潮,通过实践让农村孩子理解什么是科学,打破科学的神秘感,确立和加强孩子们的信心。

学校STEAM创意作品展示

为了拉近与尖端科技的距离,在众多儿童接触高端科技产品的机会,体验科技对生活的积极影响的活动现场,特别是邀请无人机、VR、机器人、编程等相关机构设置学生体验区,营造智能科技的未来空间,渗透国内外优质科技设备的体验 石家庄市教育学会秘书长王金刚指出,此次活动组织秩序井然,多样性、趣味性、体验性充分,各县(市、区)教育局、教室老师、各学校校长、科学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受益,现场情绪高涨,孩子们真正在“玩科学、用科学”中“学科学、爱科学”。

参加者和孩子们体验了STEAM科学

正在进行科学知识评价和科学实验操作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秘书长赵志同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今年5月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开始了河北省首个中小学科学素养提高活动,首先选定了科学教育分会具体落地实施的79所实验学校,本学期在49所实验学校设立科学社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日前,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国家和河北省有关部门的文书精神的基础上,科学教育分会精心设计了这次展示交流活动。 当今现场科学气氛浓厚,学校师生都充满爱意,更深刻地体验了科学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科学教育分会秘书长高智军参观了一切活动后,感慨万分。 “小科学家”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是河北省中小学科学素养提高活动的有效载体。 河北省首次开设省级学会,面向全省中小学科学素养提高活动,科学教育分会落地时,成立后一直在进行创新总结,抽样调查、分析本省科学教育现状后,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围绕科学教育研究、科学教师雏鸡计划、科学教育实践和科学教育扶贫四个方面,共7个月

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科教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吴红军介绍,科教分会深入学习实施《河北省青少年科普1000万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实行“行动”,扩大参会群体,在邯郸、承德、衡水等实验学校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使更多学校、师生创新、 在鼓励参与创造的同时,开始河北省科学教师的素质展示活动,增加4-10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的精密援助学校,为乡村少年儿童提供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

5月至今,该“行动”共同召开了“提高中小学科学素养”主题研讨会,成立了292个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计划课题,在开展了4次课题研究专业教育、4期科学实验教育专业教育的49个实验学校设立了科学部,参加了2000多名学生,每周固定1-2小时的实验部活动 积极探索校外科学指导员队伍建设,目前已在7所学校配备11名科教实践活动指导员,提供66小时科学社区活动服务。 与此同时,进入20所实验学校开展科普公益大讲堂,对前4所精确助手学校开展“手牵手结对子”合作活动,捐赠实验器材、科普读物的同时,帮助学校建立科学社区,爱校和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进入合作学校,累计开展了7次公益活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