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员工在曼德勒分公司共同操作设备。
本报记者孙广勇摄
作为“一带一带”缅甸的示范项目和示范项目,中美油气管道不仅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还推动了管道沿线经济发展、油气产业发展,改善了当地民生。
截至2019年11月30日,中美油气管道给中国带来了2485.75万吨原油,天然气242.33亿立方米,缅甸直接带来了经济收益。
对缅甸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缅甸北部最大城市曼德勒附近的中美油气管道总控制中心,记者可以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通过约翰州、马格威州、曼德勒州、科康州的整个管道和所有车站。 技术人员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只需点击鼠标即可远程控制原油和天然气的输送过程。
“中美油气管道不仅对实现中国能源进口渠道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还大力推动缅甸当地经济发展,”中油国际管道公司中油气管道项目总经理强度说。
作为联合建设“一带一路”的缅甸先导示范项目和模板项目,建设中美油气管道项目,给缅甸带来了开拓天然气下游市场的机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截至11月30日,该项目直接给缅甸带来经济利益。 缅甸前副总统吴年说,缅甸油气管道是互利共荣的项目,提高缅甸经济、工业化和电化水平,对缅甸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幅度缓和当地企业和民众的电力不足
曼德勒开车南约45公里,记者来到皖涩镇的中美天然气管道曼德勒分公司。 黄色管道,银色阀门,蓝色机房,分店内清洁有序。 技术人员轻轻按下控制平台按钮,打开分支阀,仪表针迅速旋转,来自缅甸西海岸的天然气通过数百公里的管道被送到曼德勒分支站,每天约85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从这里下载
天然气接收入门站缅甸油气公司皓涩天然气站的工作人员昂敏说,以前的天然气来自中部仁安羌附近的旧气田,量少,气压也不稳定,工业区大部分厂家都要使用柴油发电,因停电而停电。 “从2013年12月开始,中美天然气管道输给曼德勒。 充足的天然气供应后,当地的工业开始运转,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在距曼德勒分站只有数公里的柏林气体发电站,8台巨大的内燃机轰鸣,将天然气转换成电能。 今年5月竣工的发电厂是缅甸最大的内燃机发电项目,每年产出12.74亿千瓦的电力,可以解决270万人的用电问题。
“发电厂使用从分行下载的天然气,感谢中美天然气管道项目,”发电厂项目经理邓恩说。 到了晚上,记者观察到曼德勒的繁华街灯火辉煌,店铺和家庭停电少,以前需要的发电机失去了武之地。
中美天然气管道在缅甸南部、北部和中部共4个站点设有分支点,目前每天运输1700万立方米天然气。 缅甸工商联合会秘书长昂基梭表示,缅甸近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6%到7%之间,油气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持。 中美油气管道是缅甸国内重要的能源动脉和能源基础设施,为缅甸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清洁能源。
为当地能源工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在曼德勒运营中心的控制室,总控制中心发出的电话指令“将过滤器从第一路切换到第二路”。 “明白了。 工作人员一到现场就给你答复。 ’缅甸工作人员台古奈回答。 他熟练地抓住对讲机和设备,和伙伴进入现场站的监视管道装置进行了操作。
2012年毕业于马圭工程大学机械专业后,台古奈应聘中美油气管道项目,在中国进修了3次。 目前,台古奈在曼德勒运营中心负责车站管理安排,实施安排指令,执行电脑操作、阀门、设备巡逻等任务。 他对本报记者说:“在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多,实际操作少。 公司送我去中国,大大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技能。 ’他说
和台古奈一样,坎雅也是2012年在中国学习的缅甸60名员工之一。 “两国在油气技术上有很大差距。 中国大学的科目分得很细,所学的知识更深。 在许多方面,缅甸必须向中国学习。 ’他说
中美油气管道项目非常重视土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当地员工管理、专业技术等岗位比例,为缅甸能源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项目方面除派大学生赴仰光大学和中国西南石油大学学习油气技术外,还培训了近百名焊工、电工和特车工人。 目前从业员工915人,占项目员工总数的80%以上。
缅甸电力和能源部副部长称赞中缅甸油气管道项目为培养当地员工所作出的努力。 “提高当地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加强电力、能源部和技术交流,有利于缅甸油气工业未来的发展。”
(总部缅甸曼德勒12月14日电)
《人民日报》( 2019年12月15日03版)延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