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_草莓果期草莓心叶发红、皱缩到底啥问题?

最近,草莓叶子变红,叶子枯萎,心里的叶子变畸形,很多浆果朋友给平台发了信息,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针对这些问题,小编特咨询了每天学习农业的技术专家,据专家说,这种病大致有三种情况,今天整理它,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草莓芽线虫

草莓芽线虫通称“红芽病”。 主要侵害草莓的生长点、花芽和匍匐茎。 受芽线虫危害的草莓心叶畸变畸形,叶色光泽浓绿,严重时植物萎缩矮化,心芽变黄或红褐色,呈莲花花状,草莓受芽线虫危害后,生长点缓慢、畸形或消失,花芽发育退化、畸形、减少甚至消失,严重时导致绝收。

发病条件

草莓芽线虫寄生在草莓、蕨类、海棠、杜鹃等植物体内,通过土壤传播害虫。 可以通过种苗、土壤、灌水等途径繁殖。 草莓茬、杂草丛生、洼地泛滥等生长环境有利于芽虫线虫的发生。

防治法

1 .栽培前将幼苗在35℃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在4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冷却后栽培。

2 .药剂防治

(1)无病害或轻药处方:恶霉灵淋根灌根2-3次

(2)土传病害严重给药处方:亚磺酰+甲氧基甲酸淋根灌根2~3次。

3 .发现芽孢线虫可用阿奇霉素、氟比萨胺(路飞)喷洒在灌流根部。

4、土壤消毒:应用棉隆进行栽培前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后增加有机营养肥料嘉美红利补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 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主要危害花蕾、芽、新生叶,引起幼苗立枯,也可感染龄叶、果柄、短茎等。 植物的基部生病,接近地面的部分出现了无光泽的斑点,逐渐凹陷,米色中出现了淡褐色的蜘蛛网状丝体,有时可以粘上几片叶子。 叶柄基部和托叶生病,病部干直立,叶青枯倒。

开花前受灾,花序失去生气,渐渐青枯倒。 新芽和花蕾生病后,逐渐萎缩,呈青枯状或突然倒下,呈发黑的褐色枯死。 茎的基部和根的受害皮质腐烂,地上部容易干。 果实生病,表面出现暗褐色不规则斑点,僵硬,最终全果腐烂。 急性发病时股票突然倒下。

发病条件

病原菌喜欢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2-25℃,种植密度过大,连续降雨天气,温度高容易生病,种植密度大,多肥高湿易发芽枯萎。

防治法

1、土壤消毒:整地时沐浴80%霉菌.福美双+50%氯苯乙酸细土喷洒或除水喷洒。

2、种苗消毒:在恶霉灵上生根移植,或移植后用嘧啶+恶甲霜灵灌溉根。

3、保证适宜稀植、合理灌水、通风,降低环境湿度。

4、保护地适时通风,灌水后适时通风,降低室内湿度。

5、立即拔除病株,不以病株为母株繁殖草莓。

6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10%霉素600-800倍液或58%甲氧西林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交替喷雾。 保护地草莓的发病,每亩5%的百菌清粉尘剂为150-180克,分为5~6处,傍晚点燃密闭隧道过夜,熏2~3次,间隔7天。 03草莓缺钙

叶片:缺钙最典型的症状通称叶焦病,一般发生于新叶,叶尖收缩,叶尖烧焦

花器:缺钙会使花萼焦躁,花蕾褐变,新芽尖端枯萎

果实:缺钙时,幼果期出现僵果,成熟期果实缺钙时,细胞壁薄,细胞密度小,果实呈软弱现象,耐贮运性差,果实重量下降

根系:缺钙草莓根系短,根毛少,根尖由黄白变为茶色,严重时死亡。

钙缺乏的原因

1 .土壤酸性盐渍化影响钙的吸收。

2 .施肥不均衡,使用大量化肥在各营养元素间产生拮抗作用,抑制根系对钙的吸收。 氨态氮或镁或钾过高与钙拮抗,影响钙的吸收。

3 .吸收障碍,钙是一种难以移动的元素,钙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叶片蒸发产生的拉伸力输送,草莓根系活力弱,叶片蒸发张力弱,草莓钙吸收障碍,特别容易发生模糊。

4、降雨过大,土壤淤积,植物体易生根,影响根系吸收。

防治法

正确的补钙方法是土壤施用钙肥和叶面喷施钙肥。 土壤施钙肥是补钙最重要和主要的措施,这一点值得注意。 同时叶面配施钙镁硼肥,每隔8-10天从花前重点喷洒草莓果实部分。 小心花盛开。

资料来源:每日农草莓号(草莓阿姜)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表,如有着作权问题,请立即与删除联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