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成立新中国_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成立30周年,推动智能制造业落地

日前,中国机电技术应用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和2019年在北京召开。 大会回顾和总结该协会30年来的发展成果和经验,讨论新时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与会者表示,目前面对我国制造业变革升级的迫切需求,协会应适应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智能制造业落地,提高制造业智能水平。

1989年,为推进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普及,原机电电子工业部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协会由机电、工业自动化、产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研究设计院、大学和相关团体等自主组成。

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变革的演变,对工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中国机电技术应用协会如何为行业提供服务,支持建设“制造强国”,成为本届大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明先生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给传统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制造+互联网趋向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化,最终走向智能制造。 传统制造业的智能改造为智能制造设备和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值得高度关注。

“智能技术脱离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基础,就难以创造真正的价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产业司司长魏仕杰表示,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2018年占世界的28.6%,智能制造的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接近制造业。 这是其最大的优势,能够推动智能制造业的落地,服务市场、企业,也能够向政府提供支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驰指出,机械工业变革进入“跨坡”阶段,智能制造已成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产品增长情况良好。 在这种积极的市场环境下,作为以国内智能制造为主要业务方向的行业协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应适应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适应机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认为,协会应以“引领工业智能发展,服务人类智慧生活”为愿景目标,坚持“建设强国”的战略梦想,把握知识变革的主线,不断创新优化服务,加强与政府部门、地方协会等的合作,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建立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平台,整合全产业链全要素资源,构建智能制造生态要素服务体系,建设行业生态发展环境。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该协会制定并在会议上发表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发展计划( 2019-2021 )》。 另外,为了让企业用户了解智能工厂的新产品、新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提高制造业的智能水平,该协会制作并发布了《国际智能工厂技术和产品选定手册》2019第二版。

“我们将与各界一道,加强交流,广泛合作,深入探索机电技术发展新趋势,携手智能应用新篇章,把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走向新道路”。 李亚平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海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