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标准,提高审判质量,提高司法信任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司法保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典型领导作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从12月9日至13日开展集中宣判活动 9日上午,被宣布集中开始了周活动,知识产权法院公开判决了2起涉及同一专利的民事行政事件。
案件分别为: ( 2019 )最高法知行终142号上诉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和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第三人厦门实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件和( 2019 )最高法知民终366号上诉人厦门实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诉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原审被告烟台万昌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这两起案件中首次审理了同一专利的权利行政案件和侵权民事案件,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庭的作用,为实现专利行政和民事诉讼程序与审判标准的对接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两种方案分别涉及同一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220203855.0,名称为“过温保护电路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权利和侵权纠纷。 其中,实正公司是涉外专利的权利人,乐金公司是侵权产品的制造商,而且是涉外专利无效手续的委托人。 两案争论的焦点都与权利要求的解释问题有关。 经审判,这两项议案认定议案专利权有创造性,乐金公司生产销售的侵犯被告权产品不属于议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两方案均驳回上诉,维持原案。
专利行政确认权程序和民事侵权程序分别长期以来,是专利权人维权期长、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中央批准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实现一切专利权无效事件和专利侵权事件二审的集中统一管辖,为两个诉讼程序和审判标准对接提供了组织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当前法律框架下积极探索协调两个进程的途径,以创新方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尖端重点识别同一审判组织审查两起案件
知识产权法庭可以建立专利号为关键的案件筛选区域立案分析机制,识别涉及同一专利号的案件,尽量分配给同一法官。 对知识产权法庭统一管辖专利民事、行政案件的重要职责,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将加强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识别。 对于不同法院的审理,不同时间上诉的案件可以识别相关性,对民行交叉案件构成同一议院,任命同一技术调查官参与审理,为专利民事、行政案件的同时审理提供了审理组织的基础。
合并审判前会议民行诉讼程序衔接得很好
专利行政确认权诉讼和民事侵权诉讼分别适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因此以传统方式进行审理,依然有时两个程序不协调,审判效率下降,同一实体问题分别进行审理。 议院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会议的规定和行政诉讼法的部分程序,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合并民事行政两案召开审前会议的方式进行审理,将两案相关的权利要求解释问题置于法庭前会议,打开专利行政权利诉讼和民事侵权诉讼程序之间的障碍。
圆桌五方上诉分歧问题一致
合并召开的审前会议以“圆桌会议”的方式,中立地宣布无效并要求审查决定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位于当事人中间,使实际形成对抗的双方当事人分开。 审前会议允许两方案五方当事人共同参加,交换两方案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就当事人在两方案中争论的以权利要求解释为核心的技术事实查明和专利法适用问题提出意见。 由于当事人无法通过不同的手续对发票的解释提出不同的意见,因此上诉时当事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合并而召开的审前会议逐渐达成一致。
审判文件创新未来相关案件可供借鉴
在两个案件的审判文件中,出现了民行交叉手续,不仅增加了对其他案件的审判情况的介绍,还就合并召开的审判前会议的权利解释问题,在两个案件的判决中进行了基本一致的论述。 审判文件的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涉案专利的确切权利、侵权案件的审理过程,对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有全面认识,今后可以统一该专利的无效宣言程序和侵权程序,减少纠纷。
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络
编辑:永远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