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_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市长谢启龙: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行者

根据国际在线城建频道,武夷山是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先驱,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方法。 最近,国际在线城建频道“70年? 书记官话城建”全媒体活动进入有“碧水丹山”美称的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作为“成家”,武夷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启龙近年来在武夷山市选择了优质生态资源丰富的“4+X”现代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创新,稳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福建省武夷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启龙

旅行先做“网红牌地”

武夷山系福建第一名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之一。

谢启龙表示,利用这一优越的自然优势,武夷山近年推进旅游规划、旅游项目、旅游服务和行业标准全球化,促进武夷山旅游“全景、全时、全民、全行业”的发展,以“旅游区”理念营造度假胜地和城市,以“旅游区”理念营造美丽乡村,以“景观” 大力实施产业融合、旅游品牌、旅游形态、旅游营销、旅游管理、乡村旅游等“六大提升项目”,推进旅游产业从山水旅游向休闲旅游、旅游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茶游结合向全面旅游茶融合的“三个转变”。

1989年8月,武夷山拆迁县是福建省唯一有名的旅游城市。 在京福高速铁路、宁上高速、京台高速穿越中,拥有航空、高速、高级公路一体化的现代立体交通网,航空1.5小时,形成了高速铁路经贸交流经济圈,地区优势明显,成为重要的南接北连通道。

一系列旅游发展的新举措和便利的交通网络,吸引了顾客。 2018年武夷山市接待游客人数为1514.69万人,比上年增加18%。 2019年武夷山市被评为“首个全国旅游示范区”,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武夷山越来越多的人“打牌”。

打造优势产业让茶香飘扬天下

武夷山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越,人文基础深厚,品牌价值优越,成为世界第23大、全国第4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武夷山茶就闻名天下。 范仲淹曾经写过《武夷茶歌》赞美武夷山茶。 “每年春天来自东南,建溪先温冰稍开,溪边奇茜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培”武夷山茶的历史悠久。 茶产业制定了实施茶产业转型的“六个一”工程,开展“二个一”和“标准采购茶”,开始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县”,实施“化学农药无化肥无化肥无化肥”高标准生态茶园工程,2019年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谢启龙说,近年武夷山市发挥了传统茶产业的优势,从茶旅结合转变为全面的文旅茶融合。 大力打造“武夷山水”地区公共品牌,以“绿”为“金”,促进绿色富民、绿色强市。

创新模式保护着红线

相关数据显示武夷山森林复盖率达80.46%,空气纯净,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8万至9万个。 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武夷山最大的优势和潜力。 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武夷山永恒的主题。 近年来武夷山生态保护取得了显着成效,在坚持生态、加快城市建设发展中做出了什么努力?

针对这一问题,谢启龙表示,近年来武夷山充分利用赋予中央、省份的一系列试点任务和政策,解放思想,先试一试,使生态红利更加给人们带来利益,使这方面的山水有利。 一是实施最严格的土地规制,规划生态保护红线1302.46平方公里,福建省第一,自然生态空间用途规制试验被选为全国典型,全国首次设立县级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的比例居全国县级市第一。 二是切实实施防治污染攻势,实施铁腕治理违法茶山、破坏生态环境的“零容忍”,2013年全面禁止茶山新开拓,开展集中治理违法茶山开拓的行动。 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持续增加茶山整治能力,整治违法开垦茶山的2.9万亩,绿色造林面积共计2.4万亩。 第三,坚持先行考试,制定武夷示范样本,充分利用赋予中央、省份的一系列试点任务和政策,解放思想,开展先行考试,切实开展国家公园体制、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林业碳交易等试点建设,创新“生态银行”模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型“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武夷山市始终以生态保护为立市之本、立业的基础,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先驱者。”谢启龙说。

现在武夷山是实践“两山”理论的先行区,绿色发展潜力不断释放,绿色产业体系更健全,文旅茶融合发展继续加快,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速道路。 (李远戈雅慧)

本文起源于中广国际在线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