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孙马岑倩成为紫金草的说明志愿者
继承祖先的记忆保护历史真相
马邝提供诱导服务。 回答者提供地图
据南报网报道,“我叫马岑倩。 我祖母马秀英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作为幸存者的子孙,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承诺传承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保护不可忘记的记忆,保护不可否认的真实,保护和平。 12月3日,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孙记忆传承行动发表会上,幸存者的子孙马沢倩作为代表发言。 马邝还有一个身份,她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牺牲者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的说明志愿者。
今年22岁的马允倩是南京晓庄学院广播监督专业的4年级学生。 1937年,祖母告诉记者她才16岁。 旧日军入侵南京后,祖母带着她和三个哥哥四处逃走。 在那场惨烈的屠杀中,祖母的三哥马光泓被日军带走,被残忍地杀害了。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82年,祖母无法忘记悲伤的记忆。
小时候,马沵倩经常向祖母打听那件往事。 “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后代,我觉得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马邝说上了大学,她申请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成为了纪念馆志愿者的说明员。 课馀时间除了背诵讲解语外,马邝还仔细阅读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书籍,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加上祖母在大屠杀期间的体验,她更深刻地了解了其历史。
有一次,在讲解后,南京市摄影队的摄影师叫来了马钱倩和同学,把他们排成一行拍了纪念照。 摄影师对他们说:“你们有意义,一定要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珍惜和平。” 又一次,马燕钱接待了日本队。 “听到他们说日语,他们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到这里的,既不害羞也不感到内疚,我想这段历史会正确地传达给朋友的家人。”马钱说。 后来,日本参观者皱起眉头看到悲伤的表情,她重新审视自己,明白了生还者李秀英所说的,应该记住历史而不是仇恨。 现在看到很多日本朋友来纪念馆,马燕钱很高兴,想招待他们,她希望日本朋友带更多的日本人来纪念馆,珍惜现在的和平。
本报记者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