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南宁市人民政府在南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基本情况。
记者发布会称,今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变化,取得新成果: 1―3季度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再次丰收,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10587元,比上年增长9.8%。
我市农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第三季度,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再次丰收。 据统计,第三季度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稳定,产量112.5万吨蔬菜产量447.37万吨,比上年增长5.1%水果产量105.24万吨,比上年增长1.5%家禽、肉羊出栏和家禽蛋、牛奶产量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农业更集中在园区,2019年全市新市级示范区8个,县级示范区18个,乡级示范园100个,村级示范点408个。 新增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5个,全市累计认定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35个,市级示范区53个,县级示范区62个,乡级示范园137个,村级示范点595个。 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广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增2个。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新增三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领导企业。
品牌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南宁香蕉、横县茉莉花、武鸣柑、隆安火龙果所代表的“邵系”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横县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达到202.97亿元,成为广西最有价值农产品品牌的南宁香蕉、横县茉莉花茶被选为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横县甜玉米”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农业农村专家的审查 全市十五个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入选第二届广西农产品品牌目录,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162个。
武鸣区嘉沃农庄种植的广大柑
继续推进农村改革的发展
中国强农业要强,中国要美化农村,中国要丰富农民。 今年以来南宁市继续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在优化农村面貌方面,全面开展“美丽南宁幸福乡村”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全市新近收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1.2万多处,垃圾中转71处,累计89村级和58乡镇区域(或边境乡镇)垃圾处理设施 建设35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9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农村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邳宁区蒲庙镇良勇村那贵坡生态综合示范村
同时,大力开展“四清四整”和“三禁三规范”的集中整治行动。 截止到11月,全市共处理村里垃圾11.71万吨,垃圾2.61万个。 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各乡镇和村改建了60座各类公厕。 乡村振兴(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全市累计建设示范村44个,已建设36个。
南宁市农村综合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产工作已经完成,改革进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阶段,打折股票量化,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改革工作同时开展。 迄今为止,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788个,占53.93%的开展“三变”改革的行政村663个,累计清产的核资产单位数为3.43万个(镇、村、集团),资产总额约为220.07亿元。 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面积647.3万亩,已确定农户100.19万户,确定率达到95.63%。
惠农富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惠农政策力量大。 继续增加农业生产补贴,今年以来全市农田地力保护补贴43411.3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577.88万元,双高基地优良品种补贴10153.1万元,1-3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0587元,比上年增长9.8%。
产业扶助贫困取得实效。 特色产业复盖率有效提高,全市所有县区“5+2”特色产业、2019年贫困村“3+1”特色产业贫困户复盖率均达90%以上的全市贫困村实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的全权。 2019年投入资金8550万元,拟新建162个扶贫示范园,重点支持桑蚕、晚熟柑橘、香樟、家禽、草食动物等5个产业和贫困村“3+1”特色产业,各县区实际拟建173个,至今已开工165个、66个。
上林县山水牛扶贫产业示范区白圩镇优质稻基地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敏说,下一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按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切实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持续推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进步,在全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以示范率为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