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以展示宣传为中心的媒体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博物馆建筑通常被视为某城市的象征性建筑。 即人为设计,达到了博物馆定位、某地方历史文化沉积和展示未来方向的传播意义。 同时,博物馆展览已经成为高度综合的媒体,除了传统的展品、说明板、展示板、展示板以外,大部分现代媒体形式都被引入,展览会已经被高度综合、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叙事文和交互式现场整合。 围绕展览的相关活动——图书出版、广告小册子和其他教育活动也显示出高媒体化的特点。
与此同时,博物馆也非常重视明星展品、品牌展览、相关活动的传播效果,努力成为博物馆自身形象的代表,融入博物馆工作的各个环节。 当然,馆长的网红化——博物馆馆长、明星馆员、演讲者当然被视为博物馆的代言人。
事实上,有些管理人员把博物馆定位为宣传机构,重要博物馆、品牌效应高的博物馆和博物馆活动受到政府宣传部门的直接管理和重视。 换句话说,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和机构使命显着变化。 相对来说,保存和科研等传统功能的比重在下降,传播和公共服务的功能有所提高。
(作者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