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_冰天雪地间跃动的文化音符

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高雅独特的展台风格,微妙的现代设计……进入第四届吉林雪博会第三号冰雪演艺界主题馆,展现出丰富的文化气息,国内着名博物馆展区游客云集,享受“诗与远方”的魅力与精髓。

博物馆界的“大吃”们首次在雪博会上登陆“集团”,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盛宴,在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后,文化符号与冰雪要素的热情冲突,进一步释放了文化力量,提高了吉林冰雪文化的自信心,为我省冰雪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的可能性……

有名的博物馆受到了打击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36家国内知名博物馆携带旗下的文创产品参展是这次雪博会的特色之一。

宫廷图案手机盒、鼻烟壶形加湿器、皇宫大门要素书包、敦煌壁画冰箱贴、千姿百态的唐姆酱……这些大博物馆中人气文创产品集中登场,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感受到现代的创造性设计和美丽的博物馆文创。

展位内人潮拥挤,热闹,有拍纪念照的,也有商量商品的。 各博物馆作为独立的出展会社,强调地域文化特色、馆藏特色、城镇收藏品,如浙江省以“水韵浙江”为主题,故宫以“京味儿”为主题,广东省以“岭南风景”为主题。

参观上海博物馆展台的长春市民董洁是充分的“博物馆控制”。 “每个城镇,我都要去当地博物馆巡回演出。 这是我旅行最重要的旅行之一,”她说,没想到在雪博会现场一次能看到这么多一流博物馆,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董洁指示展台上的“奇”趣味系列文创产品,“现在各博物馆出品的文创产品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接地,有助于传统文化进入普通百姓家园”。

在现场,很多游客手持“博物馆护照”手持“卡片”,他们不出城,可以“预热”全国约40家博物馆,初步了解其特色,以后便于去当地的“二次印刷”。 “博物馆参观护照是游客点击卡片博物馆并盖章的参观证明书,也是向文博事业爱好者每个人提供的与博物馆参观记忆相关的物质容器。 每次参观护照都有独特的条形码,确保了参观护照的唯一性和重要价值。”冰雪娱乐圈主题馆的相关人员说。

加大吉林冰雪“朋友圈”

“雪白”关东泥人张泥塑、雪花吊坠、雪人创造杯、乌拉满族火锅模型……馆内与雪冰相关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在这次雪博会上,有些博物馆设计了以冰雪为题材的小物件,活泼可爱,离不开。 一位摊位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雪博会,对吉林冰雪有更直观的认识,唤起新的创作灵感,借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开发以冰雪为题材的文创产品。

如今,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地,也是旅行者的必到之地。 博物馆依靠自身资源开发的文创产品,以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以及越来越低的兴趣和实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欢迎和支持。

省文化和观光厅相关人士说:“此次出现的36家国内着名博物馆“集团”,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后的共同展览,为雪博会带来全新的姿态和风格,也是提高展览会文化品位的强有力实践。”

除了36个省外博物馆之外,省博物院、假满皇居博物院等我省的4个博物馆也一起参展,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和现代创造性一体化的博物馆文创。

省博物院负责人说,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开拓构想、创新的文创产品,以开发吉林冰雪一系列接地商品为突破口,带动了博物馆的相关消费。

扩大吉林的冰雪“朋友圈”,吉林的冰雪持续发出最强的声音。 这次雪博会不仅给吉林人民带来了“外界”的美好,也给近年来我省冰雪产业走向冰雪经济的坚定进步,为吉林对冰雪的外界深刻认识提供了良好契机。

溢出效应带来高质量的发展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以雪为主题的博览会,吉林雪博会从201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3次。 经过三年,雪博会在冰雪旅行中演唱主角,协助冰雪旅行、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商贸,智慧冰雪、冰雪人才、冰雪装备制造等与冰雪相关的产业变得多样化,产业内涵不断深化。 雪博会这个品牌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认可,魅力越来越大,通过雪博会的召开、相关功能性平台的建设、惠民政策的发表,其扩大溢出效果可以清晰地看出并持续着……

在此次雪博会上,博物馆展区直观有效地赋予了冰雪文化,为冰雪经济注入了生动的内涵,有助于引领冰雪文化,构建主办方共享的冰雪生活方式。

出现了36个博物馆代表性的文化要素,雪博会出品的雪冰大戏漂亮地倍增,全方位展示了我省雪冰产业的厚厚文化基础。 其背后有着“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是活跃的活力和商机。 (记者赵梦卓实习生滕浩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