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博物馆的马桥文化展览室展出了距今3900~3200年前的马桥文化时代的150多件器物,其中包括马桥先民使用的陶器、石器以及很多遗留动物的骨骼。 有时候,也有人哀叹马桥真的很有智慧。几千年前能做出这样规矩的器具,很不容易! 难道你不想把马桥文化带回去吗?机会来了! 闵行博物馆推出为期四周的《马桥文化创造粘土课程》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让众多观众真实感受到博物馆也是一个快乐的场所,让参加者在课堂上体验到自然的不可思议,理解人与自然的共存。
12月14日人物篇
上海是万年来逐渐形成的陆地,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前沿。 六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上海先人在这片土地上繁殖、生存发展,依靠自然生态和勤劳耕作,劳动生活在马桥式的普通村庄。
马桥先生在你心中有什么样的印象呢?谁都可以想象前人的样子,用你巧妙的手抓住可爱的马桥老师~
12月21日动物篇
马桥文化的自然遗留现在发现了19种动物,其中鹿科动物占所有陆生动物的70%左右。 广阔的湿地为鹿科动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此外,马桥还饲养了少量家畜。 鸡、狗、猪等,增加肉食来源。
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是马桥先民的好伙伴哟~风土肥沃的江南,真是人间天堂哟~。
12月28日豪斯篇
马桥文化时代的房子有扶手式和浅坑式两种。 扶手式房子的柱孔基本上是直线排列的,所以房子的形状大致是方形的,据推测也有单间的房子,也有双人房的房子。 在房子一侧立柱子,设置楼梯,出入居室使用。 房屋建筑材料是竹竿、芦苇、茅草等有机物质。
因为是难得的机会,所以早点动手“构筑”是你们的天地吧~
1月4日器物篇
环境的变迁改变了马桥先民的生活方式。 先人们根据生活需要,磨练生产工具,使用钻孔技术制作复合工具,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 与此同时,他们采用泥条盘筑法和轮法烤器,成为运输、烹饪、贮藏食物的重要工具。
现代人用于饮食的是锅和葫芦盆,原始民众的“茶碗”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他们又用什么工具打猎、砍柴呢
三千多年前,马桥先生每天沐浴着“日月之行,出来就在其中”、“星汉闪耀,出来就在其中”的壮观景象,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融入所有器物中,培育出独特的先人文化。
三千多年后,我们还和先人住在同一个风土,仰望同一颗星空。
展馆地址:闵行区新街路1538号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30入场停止)
联系方式: 021-64880567
图片说明:闵行博物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