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得到了新家的钥匙,非常兴奋。 等了三年,我终于回家了。 ”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第一位取道村民,今年49岁的杨秀芝讲述了取道的经历,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据她说,这是新的机场工程,好政策为他们的家人打开了“幸福之门”。
拆除之前,杨秀芝和老房间拍了照片
杨秀芝是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北化各庄村的普通村民。 到2015年为止,一家五口都住在土瓦房。 杨秀芝回忆道:“北京的冬天每年都很冷,家里必须用炉子暖和,又脏又费事。 作为农民,她每天的工作是在田间劳动,家里的桃树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风中雨中来,收成好的话,一年最多可赚七八万元,这些钱不仅要支付家庭的日常费用,还要负担老人的诊察和两个孩子的学费”,杨秀芝说。 她的两个孩子在榆埔镇曹各庄村上学,每天走几公里。 看到他们长大了,杨秀芝知道今后花钱的地方会增加,对于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并不难。 什么时候迎来美好的一天,会成为她的心病。
随着2015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 大兴区已完成机场红线征地拆迁、永兴河转移、建设“五纵二横”道路交通系统等工程项目,建设区、镇、村三级工作专业班,开始入户访问、政策宣传、思想动员、启动、清登、签约,仅42天就完成了榆埂、礼贤两镇13村7005户约2万多名村民的拆迁, 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机场效率”,保障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用地的按时交付使用,加快了新机场的回迁安排。 看到新机场和搬家,杨秀芝期待着每天回家的日子。
杨秀芝拿到住宅钥匙的第一天在住宅区的走廊拍了纪念照
2018年9月15日,这一天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费切村民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到9月底榆垡镇、礼贤镇集团12000馀套迁居顺利实现了交房检查,大兴区充分实现了当初对h村民的承诺,按期维持质量高效完成h村安排,村民结束了租房生活,陆续高兴搬迁新居,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杨秀芝得到了她向往的新房子的钥匙。
杨秀芝的新家是“机场新苑”宽敞明亮的三间房。 该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榆埕镇中心,小区内楼房间距宽,布局合理,外观美观,绿化优美,小区外交通便利,配套建设完善。 杨秀芝介绍说:“生活方便,我儿子现在上的榆埔中学就在小区的旁边,走路只需5分钟的老人就可以去医院,走路10分钟就可以到了。”
入住新房的第一天,杨秀芝一家在新房拍了照片
如果杨秀芝满足于搬家的舒适感而“开了花”,那么她在工作上就会变得更加甜美。 49岁的杨秀芝,明年,女性50岁,男性60岁退休的规定可以领取1800元退休金,而她的公公每月可以领取2400元退休金,医疗保险,诊断的问题已经解决。 杨秀芝感慨道:“养育了一生的我,眼前的一切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此次大兴区榆垡镇人民政府社会转非工作,共11个村,约1万人,是大兴区历史上体重最大、使用时间最短的转非工作。
除大兴区榆埔镇人民政府社会外,北京市人力社会局和大兴区共同制定了机场建设地区就业政策,反映了机场单位在机场建设中失地的农民家庭。 刚毕业的杨秀芝长子获得了新机场空气质量检测工作。 对于这项工作,杨秀芝表示全家人都很满意,“这项工作待遇高,福利多,离家也很近。 新机场和解政策给家人带来了美好的日子”。
杨秀芝和朋友们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拍了照片
现在杨秀芝每天早起给孩子们做饭,上午收拾房间,照顾老人,下午和邻居们一起在广场上跳舞。 有时她会和家人一起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散步参观,看到雄伟壮观的新机场,杨秀芝兴奋地说:“工程建在家门口是我们榆埔镇、大兴区的光荣。” 在她眼里,新机场、好政策是大兴区人民的“幸福的关键”,这项福利惠及她们及其子孙。 (光明网记者潘迪全文照片由回答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