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和獐子岛公司_扇贝突然死亡,深交所连夜问询 獐子岛如此回应

原题:獐子岛恢复深交所:扇贝刚死,原因不明

据中新经纬客户11月13日电13日,獐子岛回深交所报道,此次扇贝大规模自然死亡的原因尚不清楚,死亡时间接近采集时间。

海鲜市场有新的经过

11日晚上,獐子岛统计了公司2019年11月8日至9日提取的每亩产量数据,发表了提取区域2017年库存底部扇贝平均亩产量不足2公斤的消息,2018年底播扇贝平均亩产量约为3.5公斤, 亩产量大幅度低于前10月平均亩产量25.61公斤,公司已初步判断构成重大底播扇贝库存减少风险。

对此,深交所尽快发出了关注状。 要求獐子岛说明扇贝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死亡的原因等。

獐子岛在恢复“扇贝库存减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中,公司截至2019年10月底,扇贝(面积26万亩)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价值为1.6亿元,到2018年底扇贝(面积32.4万亩)会计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价值为1.4亿元,总会计价值为3亿元

关于扇贝大面积死亡的原因,獐子岛公司组织了海洋专家和科研机构,尽快赶到海洋牧场现场调查,对扇贝的自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截止到本公告日,此次扇贝大规模自然死亡的原因尚不清楚。

11月12日,獐子岛理事长吴厚刚接受了媒体采访,说扇贝可能刚刚死亡。 公司发现的大部分死贝壳间韧带具有弹性,一些壳还残留有未分解的软组织,但扇贝软组织死亡几天后就会消失。

獐子岛也在恢复中指出,底播扇贝最近以大比例死亡,死亡时间接近采收时间,死亡贝壳和生存扇贝壳的大小无显着差异,大部分死贝壳间韧带具有弹性,部分壳中还残留有未分解的软部。

除了这次扇贝的死亡,獐子岛扇贝“消失”的事件,5年间已经有3次设计性地上演,至今为止的2次原因各不相同,第1次是“低温失踪”,第2次是“高温饿死”。

2014年10月末,獐子岛在北黄海每数十年遭遇一次异常冷水团,公司宣布2011年和部分2012年喷洒的100万多亩扇贝进入收获期。 受此影响,獐子岛当年的业绩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第三季度的预告收益中每年亏损11.89亿元。

2018年2月,獐子岛由于降水量的减少,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减少,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大使饵料不足进一步加剧,除海水温度异常外,高温期后扇贝消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不能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因此,獐子岛正在做降低部分海域底播扇贝库存的准备和核销处理,相关金额计入2017年度损益,公司2017年每年亏损7.23亿元。

关于獐子岛扇贝的再走道,新华社发表评论说,资本市场不是儿童戏剧,而是扇贝一样多次上演“走道”,如果不彻底调查真相,投资家就会失去对市场的信心。 对触及下划线的上市公司,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处理解释责任,并在市场上形成“良货驱逐劣势”良性土壤。 只有这样,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我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