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10月14日报道,在手机读书时代,高中图书馆的大量图书资源“风光已经没有了”。 面对学生年租借量的20%以上的减少速度,长沙理工大学决定投入200万人将学校图书馆改建为知识图书馆。 近几天,图书馆对外开放,高科技数字化设备吸引了大批学生。
智能检索台,带pad的读书椅,数字CD和高质量耳机,智能书样台……今天上午,三湘都市新闻记者和该校学生一起访问智能图书馆,一时仿佛置身于智能设备体验馆,完全独占了传统图书馆的刻板印象。 馆内增加了120台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和500多件免费学习资料,复盖了大部分学科的学习,考试学习和技能训练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免费资源。 与以往的电子库相比,新建的系统每周都会持续更新。 据该校新媒体阅览室管理者李湘宏介绍,传统图书馆的借阅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减少,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是一家创新型的服务器 “大家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所以不一定去图书馆看书。”李湘宏认为,改建后的智能图书馆不仅仅是将传统书籍电子化,而且它所建造的在线平台也为大量的数字资源共享和正确定位服务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不仅是智能设备的入口,记者还发现只能从传统的高中图书馆自习。 该知识图书馆扩大了服务功能和对象,以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空间,同时为他们的生活和兴趣的发展奠定了平台。 弹钢琴、听音乐、练习书法、开研讨会……图书馆已成为大家的“舒适地区”。 “图书馆越来越开心了! 谢丰泽小时候学习钢琴,离开家后再也没机会练钢琴了。” 现在正在准备考试的他,成为了最喜欢新媒体体验室弹钢琴的休息场所。 针对传统图书馆所面临的“老板难”问题,在线座位预订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的智能搜索台结合了5个实验室和智能会议平板电脑、3D打印机、无线屏幕,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据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系统部副主任林强介绍,“装修和设备一起需要200万日元左右”,智能图书馆分为新媒体体验室和数字阅览室,从年初开始设计,暑假建设完成。 借书量减少的时候,使图书馆“大变革”的是“把学生叫回图书馆”。 他说,新的智力图书馆能更好地理解与学生的沟通,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大学生的心。 “最近每天来电子阅览室的人在增加,现在一天大约有500人体验。”
经管学院的孙俞是图书馆的“常客”,空闲时在图书馆自习读书,平均每年借近百本书。 三年来,他看到图书馆逐步向智能化发展。 “智+”真正改变了读者和图书馆的交流模式,使图书馆更加生动。 "自习环境逐渐好转,借书方便,图书馆的一切变化都逐渐减轻了学生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