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记者柳卓楠黄宙辉实习生安舒齐
在中国,有人说她是穿着少数礼服的“士”,也有人说她是“白发老师,诗词姑娘”,她的一生经历了烽火硝烟、家道的变迁,她还活得像诗一样坚强。 2019年,她95岁,继承了还没有馀力的中国古典诗学。 她是叶嘉莹。
今天( 12月15日)在2019广州国际文学周开幕式现场,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捧水月手》世界首次上映,电影导演陈传兴也在现场分享了创作之心。
"叶先生看到了诗人的灵魂. "
“无论是中国还是北美,叶先生的成就都像神话一样。 感觉是什么,我一听,她就是人类的传说。 ’在《捧水月手》的上映仪式上,导演陈传兴这样说。
作为中华古典诗词的咏唱者和传承者,叶嘉莹在承前启后,扮演了中西的重要角色,95岁的她终身弘扬了中华诗教。 纪录片《掬水月手》以中国古典诗词和叶嘉莹个人人生经验的交错为主线,用白描来表现叶嘉莹传说的人生经验。
《抄水月手》是导演陈传兴拍摄的《他们在岛上写作》系列纪录片之一,也被称为《诗人三部曲》的结束篇。 陈传兴的前两部电影《起雾时——郑放予》《化城再访——周梦蝶》分别探讨了两个主题——诗与历史、诗与信仰。 拍完这两部电影后,陈传兴说想追溯中国诗词的来源。 “至今为止民国传下来的唯一诗人是叶先生。 陈传兴从叶嘉莹看诗人的灵魂,这个“捧水月手”寻找“诗与存在”,追溯中国诗词的原乡。
三年精心准备,再现诗词人生
陈传兴说:“以平淡如诗的方式表现个人的生命与诗词的生命的交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在纪录片《捞水月手》中,叶先生对着镜头讲述了从北京、台湾、北美到回国的人生历史。 她的故事包括家人和恩师的回忆、与前辈朋友的认识和交流、自己的诗歌创作、咏唱体会等。
电影通过叶先生和诗词历史时空两层的时间取向,融合了个人的生命描写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史。 电影采访了许多文人,包括叶先生的好朋友、作家白先勇、诗人痉弦、西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夫妇、书法家谢瑟,成为文化界的盛会。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邀请日本音乐高手佐藤贤作电影音乐的作曲。 佐藤聪明创作的乐曲《秋兴八首》中,有东西乐器的搭配和男女的古语今吟,是读了杜甫的诗作后,根据其声韵和情感作曲的现代音乐解释。 电影以杜甫《秋兴八首》的声韵为全篇音乐的主轴,通过杜甫不在场的咏唱诗人,与叶嘉莹先生打交道。
陈传兴在上映后也说:“3年内有机会和叶嘉莹交流,我很高兴。” 他说,电影拍摄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不仅要遵循叶先生的生命轨迹,也要遵循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 他希望这部电影在整个中国大地上都能成为一种,通过电影的映像和音乐方式,重新体会和中国接近的诗词,如叶嘉莹先生的终身志愿“复活和传达真正的中国诗词精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