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财富传承_白方礼后人谈家庭传承 老人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爱国情热心者

天津北方网络说:“爷爷去世14年了,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光荣的称号。 党、国、人民不忘他,给我们的后辈们新的认识”。 新中国七十华诞,天津支教示范白方礼被评为“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 老人唯一的儿子白国富去北京领奖牌,在家郑重生活很好。 回顾老人的教诲,白国感慨万千。 9月30日接受采访时,他对记者说。

白方礼生于1913年出生,年轻时避难,三轮车夫卖力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河北运输场职员,1974年退休,1987年开始支教,挣三轮车挣的钱,穷学子上学。 之后的20年,他相继捐款35万元,实现了300多个贫困孩子上学的梦想。 2005年9月23日,老人去世。 之后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

老人生前,尽可能多的捐款,个人生活极为节俭,对家人也感到“为难”。 老人媳妇许秀芹对记者说,当时三代住在30平方米以上的“大间”,两个儿子住在小间,不能住就做板……他们被要求付餐费。 “白国富月工资45元,必须全部支付,老人做饭,吃馒头蔬菜。 饭太酸了,他自己继续吃。 ’他说

许秀芹说,老人八十多岁的时候,一夜没有回家,原来是为了赚钱而接受快递到杨村的紧急工作,晚上拖着整车的行李,拖着三轮车走了几十公里,钱到手还没有变暖就捐出来了。 当时,孩子们常因老人的“吝啬鬼”而生气,不知道他的“图星”。 “即使买了一些捐款的房子,也不会没有房子。”现在“老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物质财产,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产。 当时,他总是自己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不能上学,看不懂大字,新中国成立了,想做很多贡献却没有力量……受到他的影响,我们特别重视教育。”

据记者透露,白老孙白嵩、孙媳王维都是人民教师。 重孙女白翊品学兼优今年进入天津耀华嘉诚学校,现在读七年级。 白方礼的子孙完全脱离了“识字”的命运。 (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