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历史纪录片有哪些_未来媒体人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丨这些地标,孩子们觉得最有历史感

发现上海,记录周边,与城市的明天一起成长。 在新闻晨报&周密主办的上海首次未来媒体创造实践活动决赛中,608组入选者围绕决赛主题“寻找最上海历史文化地标”展开了创造性。

访问期间,少年们将心中的地标转化为活动实践基地,感知上海的温度,更加了解上海,提高了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70部最上海历史文化地标的新媒体作品获得了此次活动的特别表彰奖,从今天开始集中展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表示敬意。

孩子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地标,是因为感觉到这些地标的“前世一生”有历史感

偶然的散步选择了“八万吨筒仓”作为地标

凯慧初级中学7年级学生沈嘉依选择民生码头作为地标。 她的作品名为《黄浦江大桥下的上海——8万吨筒仓的前世一生》。

收到决赛通知前,有一天沈嘉依和母亲在滨江大街散步,远远地看到河对岸独特形状的筒仓,出于好奇心,沈嘉依回家后在网上询问,知道这是如此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名为“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 不久,在听取了未来媒体人活动的作品要求后,“八万吨筒仓”一瞬间从沈嘉依的脑海中跳了出来。

“原本这里只有储藏粮食的筒仓提供了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但现在已改造成具有特色的多功能艺术建筑,从精神文化层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上海的发展与进步。 就这样! 作品的主题是立即决定的”

确认主题后,由于筒仓相关资料内容过多,沈嘉依暂时不知道应该以什么角度完成,寻求指导老师的耿直和家长多方面的指导,从筒仓功能转换的角度,明确了其价值和意义。

“这个地方代表了上海的过去,展示了现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也是很少拍摄录像的课外学习机会。”

沈嘉依的指导老师耿亮这样评价沈嘉依的表现。 “沈嘉依一直擅长观察,平时喜欢记录点滴生活。 未来的媒体活动给了她整合、创作、展示的平台。 ’他说

经过大量筛选,她最终确定了“八万吨筒仓”的素材。 在她眼中,这个古老的巨大的东西不仅是建筑物的静止存在,也是动态演绎,它的存在是上海人对过去的守护,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踏实的生活,改革和革新。

在父母的支持下,沈先生多次访问当地,查阅资料,挖掘材料的深度,感受到“八万吨筒仓”的新活力。 其华丽的转身是今天上海的气质描写。

一个视频,一次又一次地成功

大华第二小学三年级学生樊佳依选择吴达克故居为地标。 她的作品名为《吴达克故居》。

在获得上海首个未来媒体创意实践活动的参与选题后,当得知选择了上海地标时,樊佳依和父母一起查阅了上海着名的建筑物,在感叹他们的设计之美的同时,发现很多建筑物都有同一个设计师邯郸烤鸭。

樊佳依对如此多的建筑师产生了兴趣,很快就调查了他的经验,发现他的一生与当时上海乃至世界的命运几乎都有关系。 邯郸设计了那么多人的家,他自己的家怎么样了?他的家收集了他对“家”的一切理解和自觉? 樊佳依选择讲吴烤鸭故居,了解当时的吴烤鸭,从中了解当时上海的故事。

对于三年级的樊佳依来说,活动不仅需要查阅资料的文字记录,还需要录像,尽管有父母和教师的帮助,但在录像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录像合格。

“我原以为录像机也差不多完成了,原稿也完成了。 只剩下录音,没想到。 因为紧张录音错误,会搅乱重新录制的原稿的杂音,请再重新录制一遍。 突然闯进一个人,再来一次! 好不容易最后想到了什么,从窗外传来汽车喇叭,滴滴答答地从近到远,我们都无精打采地笑了。 制作短片可不容易啊。 我们平时看的新闻电视,真的需要专业团队合作完成。”

指导老师张丽雯回忆起范佳依从第一战到决赛的表现,“范佳依平时很喜欢画画,脑子很大。 其中有探讨各种污染和预防的图画书主题。 所以,未来媒体人第一次比赛时,张丽雯让她选择了阴天的文字,用自己的话来解说。 最后的成品很有趣。 得知自己的作品被选了之后,她很担心参加。 一方面自己的作品一定很高兴,另一方面三年级的孩子对“上海地标”不太了解。 于是我为她举了被称为“地标”的建筑物和道路为例。 " "

“建筑物的温度来源于建筑物中发生的故事,樊佳依和父母发现上海有很多邯郸烤鸭建筑物时,觉得她有自己的想法。 发现并纯化共性。 未来媒体人的原本目的是发现和培养具有实战精神和广泛思维的孩子,对樊佳依来说,这次活动使她学会了在有限的条件下搜索和编辑资料,这一技能终生有用。 所以感谢未来的媒体,在传统教室外给学生展示综合能力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大世界”是一个充满幸福和爱的世界

阳浦小学三年级的钱环境怜先生选择了大世界作为地标。 她的作品名为《百年大世界——我心中最上海的历史文化地标》。

“以前经常听妈妈说话,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大世界”玩,看着哈哈镜子里歪歪扭扭的自己傻笑,享受各种精彩的表演,品尝美味的小吃和饮食,体验有趣的游戏……在那里真的可以玩一整天,离开 ’他说

当时,上海还没有那么多娱乐场所,“大世界”丰富的娱乐休闲活动,吸引了人们。 特别是周末,那里很热闹,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大世界”,看着自己融入这个快乐的世界,留下了亲子的温暖回忆。

“大世界”建于1917年,一百多年来,它几乎没什么变化,一直站在上海繁华街道的中心,它不仅是上海的地标,也是上海人民快乐记忆的地方。

钱环境怡拍摄《大舞台》时,正好出现了新的杂技表演。 他们的表演实在太精彩了。 演员们熟练地按照音乐节奏做了各种难度高的曲艺动作。 钱环境怡看着,被他们的演技吸引,差点忘记了自己的拍摄任务。 最后,钱环境怡坐在观众席上看完他们的表演,继续拍摄录像直到表演结束。

钱环境怜的指导教师陈38653; “未来媒体人的活动,前期的动员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记录他们喜欢的主题,看他们是否愿意和别人分享。 孩子们对记者的采编、媒体传播等工作很感兴趣,也很积极。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一开始就精神饱满。 正好在那个时候,钱环境怡才刚刚参观了大世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决定以此为主题。

“确定主题后,采风和创作主要在金钱环境下进行。 钱环境怡显着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激发了创造力和潜力。 未来的媒体人平台给孩子们展示、学习的机会,并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媒体人的种子。 " "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