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确立了“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建设南亚辐射东南亚地区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 新时期,昆明市站在新的起点,开辟了新的道路——写了地区的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华章。
大力建立优质经济体系,切实加强区域国际中心城市经济支撑。 昆明市基于“一产特制、二产大、三产强”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先进设备制造业,着力构建高端领先、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提高供应体系质量为主要方向,重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加快先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的融合,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 大力实施创新推进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实施重大科技专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着力优化城市发展结构,切实加强对区域国际中心城市的支持。 昆明市构建“两核一极二区六廊”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 在环滇池地区合理控制用地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形成了“三山一水、两核一极、北高南低、北密南疏、西控东拓、生态间隔、两区六廊、山水相望”的整体城市形态。 加强城市空间管理,推进“两规融合”“多规整合”,开展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形成等重点专业规划,科学规划昆明“成长坐标”。 大力推进呈贡核心区、巫家坝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优化开拓城市发展空间。 加强翠湖地区、“昆明老街”地区、南强历史街区整体联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依靠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快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管理等专业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智慧水平。
大力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强区域国际中心城市的生态支持。 昆明市坚定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鼓励引进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拒绝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项目,坚持源头环境保护,倡导简单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处置、废弃物回收利用
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地区国际中心城市动力支撑。 昆明市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印主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壮合作,深化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积极参与区域交流合作机制的构建,促进国际国内要素双向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推进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场所等城市标志国际化,着力建设国际化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健全建立融入国际市场主流规则和管理的外商投资政策制度,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大力推进城市外交、城市合作,优先缔结南亚东南亚友好城市,支持南亚东南亚各国在昆明设立领事馆、商务、金融机构,更多功能机构和高级资源集中在昆明。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区域国际中心城市的组织支持。 昆明市以提高组织能力为重点,强调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深化基层党建“八项工程”,积极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建立人选机制,完善多渠道发现、识别和推荐干部机制,着力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干部队伍。 大力弘扬“超越发展、竞争一流、超越学校、鼓起勇气”精神,努力使干部改革创新干事防范创业失误的纠错机制,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25日第08版》
声明:转载这篇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 如果源代码错误或者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把作者的所有权证明书联系本网。 我们马上订正并删除。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