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李子七(右) (照片来自李子七微博)
中国网络热门人物,美食视频播放主李子七在YouTube很受欢迎,拥有数百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传播度最广的视频肯定能获得2千万人以上的热门率。 李子七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成名,引起了国内是否属于文化传播的讨论。 这些讨论涉及到文化传播的路径、方式、内容等问题,也涉及到讨论如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问题。
最近的讨论引人注目的是,这种传播肤浅、深度不够,二是这种传播偏向于表现中国的乡土生活,中国现实中缺乏更丰富的表现,因此李子七的视频不能说是文化传播。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很狭窄。
首先,李子七的录像确实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让外界看到了有趣的一面。 这种大众文化的传播对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打破刻板印象具有积极意义,是我们常说的“走出去”部分。 它可能还不是很高的水平,但它的亲和力和生动性足以让外界看到有趣可爱的“活中国”,它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意思。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大众文化的传播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大众文化能够被一般人理解,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表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文化传播有“文化折扣”的概念,复杂的文化必须跨文化传播,通常是受到参与者理解困难和障碍的“折扣”,文化传播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生动易懂的大众文化产品“文化折扣”显然很少。 例如,美国的文化传播多由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美食文化来表现。 文化传播需要高雅的内容和深刻的价值理念传播,也需要生动的大众文化传播。 这两种传播方式不能相互替代,但相互支持。 在这种传播中,大众文化发挥的作用更加有效、直接,从感性形成了对文化的初步、基本印象,进一步降低了文化折扣,为更多文化传播打开了空间。 这样的传播当然不够,但必不可少。 与需要更多力量的人相比,通常远离参与者的需求,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大众文化的传播,往往能达到工作的一半效果。
其次,李子七的录像以中国传统的乡村生活及其独特的物产为中心,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受到各国人民的“跨文化”的喜爱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子七通过生动富有现场感的介绍,使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而生动的认知,自然地跨越了文化障碍,在新的媒体平台上感受到了“润物安静”的文化传播的正面效应。 她当然不能全面、全面地反映中国形象,但全面、全面地需要的是由许多不同的片断形成的生动的立体形象,没有许多不完美、不完美的传播,就不能构成真正的传播丰富性。
文化传播必须了解参与者的需要。 不仅仅是“我有什么”,还有很多“他对什么感兴趣”都想不起来。 文化的传播要以我为中心,让与会者深入理解。 单纯单方面地扩展“我的内容”,也经常得不到好的效果。 李子7-video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显示了真实的存在,可以吸引人们对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了解。 这显然不是故意扭曲和迎合,而是流于低级,而是重视传播题材的魅力。 这说明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传播的重要方面。
李子七人气是文化传播规律和特征的具体表现。 它是相当成功的文化传播,创造了中华文化文化理解的一部分。 我们要避免大众文化的传播产生消极的效应,但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李子七,需要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创造生动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传播不是一件希望的事情,需要更多的路径、方式、内容。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