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流失文物_神秘“芮国”300余件珍贵文物亮相国家博物馆

《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于12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出现了来自300多件神秘“勒内国”的珍贵文物,包括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铜器等,其中有全长1.4米的金首铜吗? 拐杖是迄今国内唯一发现的金质拐杖。 展览会持续到2020年3月1日。

展览会按照钟矶的和谐响、鼎簇列陈、金玉交辉三个部分,分别通过编辑钟、编辑矶等乐器展示勒奈的礼乐文化,通过鼎、簇、壶、真等器物的组合来表现周王朝的严格礼仪制度,通过金玉器具和珠宝来表现当时的文化面貌和贵族生活。

芮内国是西周至春秋期的姬姓诸侯国,多数代国君担任周王辅佐官,春秋中期秦朝灭亡,历史无记录,是一个失去历史的“神秘小国”。

对芮氏国家的认知主要来源于“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陕西汉城梁带村东周芮国墓地发掘和“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发掘。

此次展出的文物大部分是刘家洼芫国墓地的最新发现,汉城梁带村东周芫国墓地的发现也很少,形成了罕见的考古大发现姐妹篇。

北京青年报记者关注到,这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将考古学现场“搬入”到展览室。 展览室内设计了根据出土状态恢复情景的大墓,将所有铜礼器、乐器、玉器等文物复原为原状,再现了国宝出土时的情景,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了高级墓葬的礼仪制度和恢复势头。

展览中的金玉文物比较稀疏,非常小,细节难以观察,因此展览会在平面盘上展出展品实物,立面板对应展品的放大图、多边图和相关文物的说明等。

为了提高展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了适当地外延展览的内容,在展室中设置互动式设备,制作了勒内的历史沿革图,观众可以看到古勒内的人物、史实和出土文物等,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展览的知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李空

照片/北京青年报记者魏顿

编辑/李晓萌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