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尊重的为天皇_近卫文麿第二次组阁后,对全国发表讲话,内容有何玄机?

1940年7月18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向近卫文麿下达了组阁的意愿,4天后,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

这次内阁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陆军大臣东条英机。

组阁后,7月23日,近卫文麿发表了广播演说,因为没有想到被命令组阁成为首相,所以向国民说明了自己的理念:“希望大家利用这次机会怀上一点儿孩子。”

他认为古老的世界规则从欧洲崩溃,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地。 此时的日本,各种意见对立,相互争吵。 这样的话,就不能专注于对外,左右一定是想错过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

怎样才能使国民的意见统一呢?

“恢复日本本来的姿态,以天皇的意图为上体,人人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皇国服务”。

从后代来看,裕仁是承担战争责任的证据,但当时近卫文麿并没有这样认为,应该认为裕仁和天皇是一心一意的。

为什么这么说?

推翻德川幕府,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实行藩阀政治,萨摩、长州等在尊王倒幕中成功的雄藩占领了朝廷的要津,侵犯了天皇的实权。

他们抬着天皇,四处奔走,重建了天皇平民的权威,其实只是发号施令的工具。

就这样过去了20年,放火烧毁了英国领事馆,不久在英国领事的帮助下,经过上海留学到欧洲的伊藤博文,以当时最流行的模式为基础,在日本创造了新的体制。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间,日本基本上沿着这条路下来了。

一个大缺点是,各派为组阁而战,像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一样喧嚣难以团结起来。

当然,在此期间,伊藤博文等下层出身者如日中天般地位上升,与此相对应,本来是朝廷的公卿们,除了极少数以外,没有什么实力。

(右一伊藤博文)

五摄家之一的近卫氏的家格仅次于天皇居。 这样,近卫文麿可以理解,对于伊藤博文等人制定的体制,在内心深处,没有感冒。

因此,他所谓的“万众一心……为皇国服务”,其实是明治、大正以来清除君主立宪的“倒霉”,再次接受天皇的实权,近卫家又打破了牛。

回到他的演说,他还表示:“文武、陆海、朝野、上下等各方面的人,应该齐心协力,忠于陛下的教导。 也就是说,在这个新体制下,要牢记亿兆一、天皇的意图,在这个世界形势发生历史性激变时,迅速适当地解决国内外堆积如山的诸多问题。

近卫文麿

说到千道一万,从现在开始要放弃理念之争,待在天皇身边——听取近卫首相的话。

正因为如此,他才被视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第一推进者,之后如果不畏罪自杀的话,就是第一战犯。

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中说,战争从亚洲战胜太平洋,采取近卫文麿的新政策已经大大转变为转折点。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