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_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印媒发表署名文章《中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共创美好未来》

2019年12月13日,印度《论坛报》登载了印度大使孙卫东签名的文章《中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中印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相近,成为推动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果的重要力量。 两国通过中印气候变化磋商、“基础四国”等双边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管理。 中印阐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举措,展望未来中印要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开展“中印+”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全文如下:

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5 ),是当前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 COP25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谈判,这是《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多边机制的权威和有效性。 中印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立场相近,是推动大会成果的重要力量。

12月1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马德里谈到,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每个国家都很难自我改善,各国应该合作应对,增大行动力。 《巴黎协定》是多边主义的宝贵成就,中国期待本届气候变化大会切实执行《巴黎协定》,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各方应努力完成协定实施细则中保留的问题谈判,特别是协定第六条相关的谈判。 这是本届大会的核心任务。 中国重视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中国政府把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环境森林气候变动相贾瓦尔德·卡尔也指出,近2020年,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应该“看镜子”,批准履行约定的状况。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印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在执行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等艰巨任务的同时,还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环境变化等灾害和风险。 从1984年到2018年,中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万亿美元。 根据NGO“德国观察”发表的“全球变暖风险指数2020”,2018年印度在极端的天气中死亡了2000人以上,经济损失位居世界第二。

中印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者。 两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管理,通过中印气候变化磋商、“基础四国”等双边机制发表了相关联合声明和谅解备忘录,表达了共同利益诉求和关切。 中印一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达国家应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近年来,中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2018年我国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5.8%,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4.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6.7%。 印度也设定了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到2030年碳排放量在2005年减少了33%-35%,大力发展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体达到了80GW。 今年年初,美国宇宙局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和印度为世界绿化做出了最大贡献,20年来为世界绿化面积的三分之一的增加做出了贡献。

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印合作有较好的基础,潜力巨大,大有可能。 近年来,中印除了在全球气候管理方面合作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领域也开展了广泛合作,如海洋气候、极地科学研究、防灾减灾等领域,中印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采用了人才交流、合作研发、联合演习等多种合作形式。 在金奈,两国企业合作生产的零排放、纯电气巴士出货到印度各地。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塔塔社会科学研究所将在新德里召开中印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论坛。

展望未来,中印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和经验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互学互鉴,实现优势互补。 服务业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印度服务业发展良好,中国可以学到相关经验,中印可以在IT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NASSCOM、Infosys、NIIT等印刷协会和企业业务在中国发展迅速,未来空间大。 同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可以与印刷合作。 中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与“中印+”合作,在第三国在节能、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更大贡献。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