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国蒙古大使馆、蒙古国家博物馆和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中蒙友谊见证——蒙古国家博物馆藏中国文化艺术品展览会”在乌兰巴托开幕。 此次展出的展品共计95件,部分展品首次公开,蒙古各界人士及蒙古华人华侨前来参观。
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文化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薇、蒙古政府直属文化艺术局局长额尔登伯特、蒙古国家博物馆馆长苏赫巴特、蒙古剧场博物馆馆长那仁吉日加拉、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军利等中蒙两国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一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苏赫巴特尔在开幕式上致辞说:“这次“中蒙友谊的见证——蒙古国家博物馆藏中国文化艺术品展览会”是为纪念中蒙两国建交70周年而举办的。 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展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领导人赠与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国礼,以及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物品和两国友好交流的文字资料。
李薇代表中国驻蒙古大使邢海明祝贺这次展览顺利开展。 她说,很高兴看到这些珍贵的中国文化艺术品在蒙古国家博物馆妥善保管,并在中蒙建交70周年纪念日上映。 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品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也是见证两国友好交流历史的重要文物。 这次展出的这些文物,铭记着70年来中蒙两国人民建立的真挚友谊,希望这种友谊在我们这一代和青年一代继承发扬光大。
埃尔登伯特在致辞中说,70年前的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蒙古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当时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 这次展览不仅体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成果,也向蒙古国民在中国文化艺术等方面对蒙古国民的强烈支持和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这友谊蒙古国民永远不会忘记。 希望通过展览向蒙古人民介绍两国友好交流的历史,让两国人民的友谊有更好的明天。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向蒙古政府和领导人赠送的国礼、印中蒙两国正式建交的政府文件(复印件)、两国领导人互访的照片、两国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画像和文字资料等重要历史资料。 明清时期的中国文物和年轻时期晋商留下的文物参加了展览会。
1949年10月16日,中蒙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了频繁的交流。 1952年10月,为庆祝中蒙建交3周年,乌兰巴托举办了“蒙中友好周”文化展览活动,共展出了2700多件中国文化艺术品和工业产品。 这些展品后来收藏在蒙古博物馆,其主要部分收藏在蒙古国家博物馆,是此次展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材质的雕刻工艺品、瓷器、漆木器、饰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