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卫新
登陆资本市场15年来,苏宁易买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在贯彻国家战略、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也带头,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导者。 前几天,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苏宁始终畏惧资本市场,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百年企业”,建立规范管理结构、严格管理体系、透明程序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守正革新自主打破“舒适地区”
近30年来,公司经过两次变革,在风浪中锻炼成长。 回顾苏宁的发展历史,1999年,苏宁开始了企业的首次变革,从单一形式的电连锁店向多种多样的店铺系统发展,在全国的主要城市打开了连锁网络的布局。
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其连锁经营网络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拥有41家直营店连锁店。 2004年苏宁作为全国家电连锁企业登陆a股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出现了新的电商创业者,实体零售变得困难。 当时,苏宁成为国内最大的连锁企业,正处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2009年,苏宁开始计划企业网络转型,不久苏宁易购正式上线。 2018年,在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第三阶段,苏宁再次打开了“情景网络零售”战略布局。
“在任何发展阶段,苏宁始终集中于零售,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用户体验是检测服务的唯一标准,”谈到苏宁的发展历史,张近东说,“每次苏宁变革都要积极接受变革,革命自己的生命,趋势取代优势
数据显示,2003年苏宁易购上市前一年主要营业收入60.34亿元,纯利润9890.19万元,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苏宁易购营业收入2010.09亿元,上市公司股东纯利润119.03亿元,上市15年,公司
害怕市场建立全面合规管理体系
1990年,从不足200平方米的空调专卖店到全国家电连锁店的龙头,目前苏宁靠智慧零售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在参与中国零售业发展变迁的同时,中国零售业实现了从世界“追随者”向“领导者”的转变。
“苏宁害怕资本市场,坚定发展合规性。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一边推进产业升级,一边积极向行业输出自己的实践结果。 特别是近年来苏宁大力发展智能零售模式,零售生态向全品种、全渠道、全场景的方向深入发展,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趋势。 张近东告诉记者。
在制度建设中,苏宁建立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制度,制度建设和落实充分保障了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收益权和决策权,切实行动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团队配置上,公司确立了高标准,成立了包括董事务、财务、业务体系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团队。 这种团队布局,确保公司内部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已经形成了重视投资者权益的企业文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也不断学习成熟,他们对信息披露有着更高的要求,非常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务开展情况、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等。”张近东对记者说,为了增加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公司在沟通渠道和内容方面不断 拓宽与投资者沟通的渠道和方式,深入交流投资者和公司的发展状况、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理解。
“苏宁的发展很大,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苏宁将继续怀着敬畏之心,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持续高效地回报投资者利益,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张近东表示。
资料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