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对保险业的影响_安徽银保监局谈银行保险业支持科创:目前增速不差、风险不大

安徽银行保监局发布会现场

支持风险相对较大、生存率较低的科学企业时,银行保险机构如何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监督部门采取什么措施?

11月14日,安徽银行保监局党委、副局长俞林在银行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安徽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目前情况增长率不低,即增速超过各贷款速度。 风险很小,没有超过安徽银保监局设定的容忍度。

安徽银保监局党委,副局长俞林

具体在容忍度方面,安徽银保监局建议三方面容忍。 一是银行业保险业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对科技创新产业的创新的支持,具有开放的态度,引导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推进的态度,最初是冷漠的,不是压抑的态度。 二是对“数量”的宽容,不良贷款率比通常高3~4个百分点。 三是在人,即说明责任方面履行责任。 截至2018年,免责职务的有3000多人,多数对象为科技型企业,其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居多,有具有“双创”成分的科技型企业。

关于如何把握和平衡,从监督的观点出发,俞林谈到了三个方面。

首先,让银行保险机构把握自己的定位,即把焦点放在像散上,正确引导不要把焦点放在像散上。 要把握科技企业的特点、金融规律和特点、监管策略,不能单纯被高风险高收益一词所迷惑,不能分解、扩大,要认识细致、不同的科技型企业。 银行控制着风险。 金融风险和科技风险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们必须把握自己的定位。 不是大家一起做,你不是我大家都做,而是重视。 安徽银保监局在增信环节也对防风提出了要求,这是定位问题。

其次,通过匹配,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应当匹配,与政策方向、市场定位、控制能力相一致。 创新推动发展,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五个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核心组成部分。 但是,银保监局的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节点、整体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各个领域都有变化。

第三,监管,简单地是建立机制,建立和保障平台。 建立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的机制,建立信息平台、技术平台、合作平台,并对银行保险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的特点进行监督检查。 另外,必须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担、补偿等方面加以改善。

“如果传统企业只能信任1000万,就要看到担保品、现金流、固定资产,从监管也要把握科学企业的特点,我们也要调查三次。 传统企业的检验对科学企业来说也是不合适的,我们也必须进行监督管理”俞林说。

在风险分担和补偿方面,银行业、保险业各有特点。 人保财险安徽分公司总经理董晓朗表示,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层面通过开设贷款保险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保证,提高科技企业信用等级,推进银行业贷款,丰富企业融资模式, 在降低企业资金获取门槛和成本的第二步,与政府有关部门、银行机构、融资担保公司等积极合作,共同开展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人保险提供担保融资保险,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获得一定额度的融资支持。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总经理胡伟谊在平衡矛盾关系时,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重视利用公共资源防止“口入病”的内在要求,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利用掌握的资源构建系统模型,为管辖区内的企业制作正确的图像,该界面向商业银行开放 针对这种模式,工行安徽省分行也设计了新的信用产品对接政府相关平台,目前经营比较良好。 同时,利用政府和社会力量,咨询不可食用、不可看的科学企业,做出科学决策。

俞林表示,2019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全省银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盈馀增长22.45%,比制造业贷款增长16个百分点,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家庭数为7000多千人,盈馀1500亿人,盈馀分别增长9.27%和33.42%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