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互联网司法_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乌镇宣言

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开幕式现场。 孙若丰摄

2019年12月5日,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 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举行。 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论坛围绕“以法治方式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就“网络空间法治管理模式”、“网络法院探索与实践”等6个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建设性对话,分析当前全球网络法治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了法院在网络法治中的作用和地位,分享了中国和参与各国在网络司法服务、应用实践、司法职能履行方面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启示。

与会代表总结了关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深刻影响,深入探讨网络技术创新发展给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经验,有效实现交流观点、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目标,推进网络法治发展

与会者代表宣布:

一、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法律和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相互了解、尊重互联网发展战略和国家利益,推进互联网法治建设,推进建立互通、共同治疗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二、以开放合作、互利共享、合并、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同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推进形成互联网领域的国际规则,推进全球网络空间管理。

三、维护公平公正、透明、便利高效、可靠的司法系统,合理探索人工智能、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中的运用潜力,提供智能、普适、便利的司法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元司法需要。

四是遵循科技伦理和司法伦理,加快法院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司法深度的融合,拓宽互联网数据与诉讼数据的共享渠道,为优化案件审理和司法管理提供信息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法院整体司法能力。

五、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对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的影响。 根据各国司法实践和法律制度,完善在线诉讼系统,建立在线审判、电子证据、电子投递和电子卷宗等在线诉讼规则,推进完善信息化时代的诉讼制度。

六、适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和虚拟产权,维护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经济秩序,为数字经济发展建设良好的商业环境。

七、根据各国国内法及其参与或缔结的国际公约,在职权范围内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明确企业、组织和用户的行为准则和权限,避免信息滥用,为所有用户建立安全的互联网。

八、研究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根据各国国内法起诉处罚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和效率,建设安全清晰的国际网络空间。

九、加强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技能培训,加强信息化时代司法人员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司法能力、效率和公信力。

十、努力建设常态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共享各国信息技术司法应用经验、典型案例和数据资源,举办国际论坛对话等,促进网络空间管理规则与方式的相互借鉴、相互联系和有效合作。

本宣言以中文和英文写成,2019年12月5日在中国浙江乌镇通过。

(资料来源:人民法院报编辑:杨智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