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箭军某旅行团的指导员看到自己一个接一个地被“踢”,不仅感到烦恼,也感到轻松。 这位指导员转换心情的背后,有着深深潜藏着过去的“指尖形式主义”的现实。 请注意今天《解放军报》的报道
指尖的痛苦,其实是形式主义的疲劳
文/贾干刘强
在基础的负面一年,很多职场都致力于围绕“网络负面”的学习。 最近,火箭军某旅行团的指导员看到自己一个接一个地被“踢”,不仅感到烦恼,也感到轻松。 这位指导员转换心情的背后,有着深深潜藏着过去的“指尖形式主义”的现实。
笔者在基层采访,经常听到干部的抱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微信工作组“绑架”,每天在林总集团印刷信息,浪费大量的时间。 过度的微信工作群不仅成为形式主义的表现,也成为基层的“新的负担”:一是特别方便,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立即建立工作群,压倒基层干部的第二是,很多工作群不会解散,而是长期“泛滥成灾” 很多工作组分化为“聊天组”“痕迹组”,每天组内的信息不断,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基层干部怕报复,反应迟缓,要把能量浪费在这些“浪费的组”上。 指尖的痛苦,其实是形式主义的疲劳,这样的工作群,不仅浪费了精力和工作时间,有时弹出的信息也使工作时间零碎化,降低了工作效率。
目前,新技术不断涌现,基于网络的交流工具和方式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帮手”。 因此,对于微信工作群,既不能呛食,也不能放任不管。 毕竟,人口过少的微信件工作群是形式主义的基础疾病,而不是病因。 要给末端带来负面影响,需要“标本和治疗”,不仅禁止使用微信,减少微信的数量,这些只是“治标”的策略。 《治本》要根治隐藏在微信群体后面的形式主义。
图/赵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