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分别达到11万辆和9.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36.9%和43.7%。 今年1~10个月,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增加了10%。
根据2019年新能源补助金政策的要求,国家补助金和地方补助金大幅度衰退。 从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助金的标准下降了约50%,地方补助金立即退出。 随着2019年补贴退出幅度接近70%,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陷入危机,市场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期待不断下降。
最近,最初产生利益的汽车新势力威玛汽车要求融资10亿美元,期待今后6个月内完成。 小鹏汽车在最近的融资中以6亿元的融资为目标,到目前为止只得到了4亿美元。 累计融资比去年决定的“截止到2019年底累计融资300亿元”的目标超过了132亿元。 双人汽车年底批量生产的计划又推迟了半年。 更加悲惨的是,将来美国金融咨询机构的伯恩斯坦指出资金枯竭。
大多数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道路在哪里,总有一天会吹来同样的风呢,这是被人质疑的。
电池成为第一“块虎”
专家研究表明,新能源轿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6年,商用车动力电池还将在2~3年内退役。 首款新能源汽车上市时,新能源汽车企业宣布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5年。
据目前市场透露,过期后更换电池需要自费,费用估计在4万元左右,目前各大厂商不能提供电池终身质量保证。 电池仅仅5年就“报废”了,但更换新电池的价格为4万元,对许多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来说,已成为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的常态。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计算,第一节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离线”时,预计今年两年内将销毁汽车动力电池约20万吨( 24.6GWh )。 而且这个数据在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废弃动力电池35万吨。 在生产和废弃两方面,电池污染非常严重,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电池在寿命到来后,到哪里都成为重要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新能源的主人想通过贩卖二手车来更换新车。 但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8年,使用3年左右,折旧最多为8、9万。 再过5、6年,如果不发生冲突,收购价格最高可达4万左右。
现在,新能源的主人们面临着更换蓄电池还是卖旧车更换新车的困境。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消耗问题尚未解决之前,新能源汽车是否能够进入二手车市场尚待观察。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未来发展新能源车的关键在于电池。 如何在后补贴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电池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电池废弃困难,终于有了解?
我国车用动力电池多为锂离子电池,不含汞、镉、铅等毒性大的重金属元素,但如果这种大规模的废锂离子电池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很大污染。
废弃的电池并没有全部处理掉,其中14万吨的电池可以回收利用,其馀的60,000吨直接处理掉,处理方法是把电池埋在地下。 由于土地资源污染非常严重,这种方式不能长期永久解决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处理。
目前,除填埋外,废电池一般还有两个处理方向。 一个是阶梯利用,电池已经在废弃阶段不能使用,但是有自己的电池容量。 更换电池后容量的约80%可以使用,可以再利用了。
例如,有向超市的冷冻库供电,在电网中蓄电,挑选品质优良的单芯重组小电池组,组装充电宝类设备等多种方法。 再用七十年到十年也没问题。 这样,电动汽车淘汰的电池就能发挥馀热。
二是再生利用,电池容量低,不能再上台阶利用。 或者电池损坏严重,达到烧毁、浸水等程度的,只能转移到专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 回收公司拥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将电池组分解成单个核心,破碎,提取核心内部的有色金属,如镍钴锰锂等。 污染物一般表现在上述的再生利用中,例如电解液是危险废弃物。 回收公司一般具有危险废弃处置资格,可将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此外,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池研发新技术。 2019年《政府活动报告书》首次将氢能写入文件,强调“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锂电池在汽车行业发展多年,技术已经熟练,但锂电池车能量密度低、寿命短( 100~300公里)、充电慢(3~8小时)等问题一直被指出。 锂电池的长短是氢燃料电池的长度,能量密度极高,500公里以上的续航距离,燃料补给仅为3~5分钟。
另外,在节能环保方面,废弃锂电池含有大量化学元素,回收处理不当容易污染环境。 氢燃料电池通过技术向环境释放的只有水,加氢后能够再生成地球上含量最高的元素,这使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极为环保的特征。
但是,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是最昂贵的稀有金属铂,而且氢气本身容易燃烧,所以除了高压液体的储存方式,氢化站用的储氢罐和管道必须用昂贵的材料制作。 尽管与锂电池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技术成本问题仍然是阻碍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重要瓶颈。
也有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 因为电阻率极低,电子的移动速度非常快,所以使用它开发的电池几分钟就能使车连续行驶1000公里。 但是,由于目前批量生产技术不成熟、价格高、性能不稳定,石墨烯只用于液冷散热。
随着行业洗牌的发展,高质量、高起点发展动力电池的趋势越来越突出。 总体来说,未来电池的发展需要新的替代材料,成为革命性、有霸权的电池材质容量,物理学的突破也需要,在基础学科得到更多的突破,才能通过技术开发出更好的电池。
新能源汽车能迎来柳暗花明吗?
当然,由于补助金后退等原因,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直到黑暗的时候”。 但是,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大调整期,意味着在政策方向和未来市场趋势上,或者新拐点的到来。 12月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 2021-2035 )》,向社会征集意见。
征求意见的稿件表明,经过十五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25%左右,智能网络汽车新车销量达到30%。 作为我国当前和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计划》落地后,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计划提供政策依据,长期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工信部此前提出的“到2020年的销售份额达到10%”的目标很难。 因此,为了实现本次企划中提出的“2025年销售份额25%”目标,短期内出现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今后几年将通过引导产业,在市场上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表示,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是政策主导,很大程度上依赖补贴等传统支援政策。 根据目前发表的征求意见稿,国家已经为传统补贴衰退后的市场建立了重要的政策基调,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奋斗创新的大方向。 这次征求意见的稿件删除了2030年的发展目标,一方面看起来更加现实,同时也给未来可能发生的市场变化留下了很多馀地。
没有独特的巧合,现在世界各国也陆续发表了禁止销售燃料车的日程。 挪威、荷兰计划2025年停止销售燃料车,德国、印度提出的停止销售时间是2030年,英国、法国是2040年,奥地利、丹麦、爱尔兰、日本、葡萄牙、韩国、西班牙等制定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计划。 这说明燃料车退出历史舞台的势头在增加。
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产业电化转型加快。 德国政府宣布,从2020年开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金将从现在的3000欧元提高到4500欧元,对于价格超过4万欧元的电池驱动车,补助金将增加到5000欧元。 特斯拉中国上海工厂正式开始生产,再加上国内的电池产业链也发挥了积极的振动效果。
在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征求意见的稿件表明,整车与零部件技术创新并存,加强重要的共同技术供给,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电动化与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 攻克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包括实施蓄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和网络技术创新工程。
另外,技术研究的重点在于,一直以来受到关注的燃料车降低了燃料费用,转变成了动力电池和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板等重要技术研究。 很明显,补贴下降后,价格不再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 保障安全,改进技术,提高驾驶体验,才是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竞争优势。
在政策有利的形势下,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稳定成熟。 这提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识度,当时新能源轿车的销售量有可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