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对电池要求_全固态电池能消除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和安全上的焦虑吗?

在全固态电池成熟应用前,我们一般人们最好暂时远离现在的新能源汽车。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样的呢?我相信有好几个朋友对新闻很关注。

首先,安全性能低,容易燃烧,这是液态电解质电池不可避免的技术问题,消费者最担心,这是商业宣传所不能克服的。

其次,基本上存在航行距离不足,而且实际的航行距离和制造商宣传的航行距离不一致的情况,有的网民说冬天有6成。

另外,电池寿命过短,凭借身边朋友的经验,也能度过3年,3年后变成鸡肋般的存在。 有以上3点,不知道有没有人想买这辆新能源车(土豪除外)。

但是,全世界都发表了“禁止销售燃料车的日程表”。 我们的国家也不例外。 因为燃料车没有销售,普通消费者该怎么办?答案是全固体电池技术,全固体电池的名字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是固体的锂电池。 为什么答案是全固态电池? 首先,让我们看看它的优点

更轻:随着电极和电解质进入全固体,锂离子电池的材料体系也发生变化,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电池单元、电池组以及电池组的重量也降低。 综合目前的报道,“试制”阶段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300-400Wh/kg,续航距离提高。

更薄:由于抛弃液态电解质和隔膜材料后正负极之间只留有固体电解质,因此两极间的距离为十几微米,更低。

更稳定:固体陶瓷氧化物电解质本身“脆”,但具有一定的柔软性,配合相应的外包装材料,保证电池能承受几千次,性能不受损害。

更安全:目前锂离子电池自燃、爆炸的原因很多,但热管理故障和枝晶问题仍然是主要因素。 所谓热管理不良,是因为电池组需要数千个电池单元,通常的锂电池电解质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分解或副反应而产生气体,电池有可能膨胀或爆炸,所以锂枝晶是电池在充放电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枝晶间的电解质隔板贯通时 固体电池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受到抑制,枝晶难以在全固体电池中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枝晶的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

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内厂商开始追加全固体电池,相信近期可以应用于汽车,消费者不必担心飞越液态电解质电池的漏洞,燃料车的销售禁止状况。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