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银行有多少_“新中国第一”有多少在上海诞生?

摘要:这是上海的历史时刻,也是新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的亮点时刻。

近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伟大历史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成就展”仍然是市民和游客参观的热点,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以产品原创、沙盘模型等形式恢复了150个“新中国第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回忆、兴趣、兴趣

在这次展览中,所属上海的城市印痕也很多。 世界首条量子秘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从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开通,上海亲眼目睹了12项“新中国第一”的诞生。 他们是上海的历史时刻,也是新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的亮点时刻。

资料图。

——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了

1960年4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设,所有材料和设备均为国产首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江南造船厂下水。 它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当时,在上海发展生产最需要的是煤、棉线等工业原料,运输任务相当紧张。 “东风号”首航将运送上海平民餐桌上所需的白菜。 当时,上海市的蔬菜供应非常困难,因此每人一天只能供应两两种蔬菜。 “东风号”的首航,从天津、青岛等地将支援上海的数千吨白菜运到上海,知道了上海人吃料理的焦眉。

——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术成功

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等医务人员为右手完全截肢的工人王存柏实施了世界首次断手再植术,震惊世界。 陈中伟被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一家媒体报道,记者听说陈中伟访问过西方国家。 他用英语表现资本主义世界。 “无钱无话可说”(《没有钱无法开口》)。 国外同伴们常问,在中国做手术有多少报酬? 他们说,陈中伟在西方,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因为手术费高,尤其是名医,收入相当大。 陈中伟平静地笑着说:“我是在新中国长大的医生,我的成功属于我的祖国。”

——第一家大型氮肥厂投入生产

1963年9月,首次设计、施工的大型氮肥厂上海吴泾化工厂投入生产,我国化肥完全依赖进口。

——第一个自制人工心脏瓣膜配置成功

1965年6月,上海长海医院蔡用之等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人工心脏二尖瓣膜置换手术,填补了我国心脏外科这一领域的空白。

资料图。

——建设首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钢铁基地

1978年12月,中国开始建设首个千万吨级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的第一项重大工程。

40年后的今天,中国宝武钢铁在上海开始了新的变革,将宝山基地升级为世界钢铁业智能水平最高的样板基地。 在工程复杂的工厂,生产线上很难找到人影,各种机器人各部门都在做其工作。 每天机械轰鸣的万人工厂都没有了,在全新的钢铁生态圈下,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绿”与“高效率”并存。

——首次治愈急性早期幼细胞白血病患者

1986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成功治愈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患者,成为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治愈癌细胞的首例成功病例。 2011年1月,王振义获得了国家2010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海嘉高速动工基石。

——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嘉高速开通

1988年10月,上海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竣工,其中高速公路长15.9公里,两端连接线全长20.5公里。 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怎么走?路面是如何设计的?对当时的中国设计师来说,没有前车之鉴,都是摸索。 设计师们通过“行走”开辟了钻研之路。 炎热的夏天,他们戴帽子,脖子上挂毛巾,在上海市内和嘉定往返,反复调查和论证。 据媒体报道,当时高速公路标志的汉字大小,为了决定是宽50厘米还是宽60厘米,建设者租机场反复测试,把车开到120英里,看看前方标志是否可见。

——第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试飞成功

1980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大型喷气客机“运-10”在上海首次试飞成功。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上海飞机制造商开发的。

——世界上第一列商业运输磁悬浮列车正在上海运输

2006年4月,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示范运营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这是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示范线,全长29.873公里,列车运行速度430公里,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

——建设一次行驶距离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铁开通

2011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全长1318公里。 它建造了世界上距离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2017年9月,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 截止到2019年6月底,京沪高铁共运输了10亿3千万旅客。

——首架大型客机C919首次成功

大型客机C919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开发的150架干线客机。 2017年5月,大型客机C919首次成功,标志着中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了巨大突破,成为中国民航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世界上第一条量子秘密通信干线正式开通了

2017年9月,全长2000多公里的世界首条量子秘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开通了。 由“京沪干线”和“墨子号”组合而成的天地链路,构建了中国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秘密通信网络的原型。 量子通信是目前唯一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小组首次突破量子通信安全距离百公里,打开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之门。 2016年安全距离突破404公里,实现了世界上最远的点对点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单光子检测、大规模量子网络管理等关键技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