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证券成为国泰君安控股的子公司,根据监督的要求,必须在5年内解决两家公司的同行竞争问题。 现在接近五年的极限,国泰君安提出了方案。
国泰君安7月30日晚公告,国泰君安制定了初步解决方案:上海证券实施增资扩股,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联集团”)等投资者认可增资出资,完成增资后,百联集团成为上海证券的控股主,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之间不存在同行竞争问题
百联集团以增资控股上海证券
国泰君安公告称,为解决与上海证券的业界竞争问题,国泰君安是上海证券实施增资扩股,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联集团”)等投资者承认增资出资,完成增资后,百联集团成为上海证券的控股主,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之间不存在业界竞争问题
据国泰君安介绍,上述解决办法尚在计划中,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在履行有关法定决定程序并得到监督机关批准后实施。
此次增资扩股的背景是,此前国泰集团君安和上海证券是上海国际集团的实际控股公司,但证券监督会关于“一参一控”的监督要求,“同一单位、个人或同一单位、个人实际管理的多个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 其中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为实行上述监管要求,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国泰君安于2014年7月接受国际集团持有的上海证券51%的股份,上海证券成为国泰君安控股公司。 根据批准的要求,国泰君安表示,上海证券持股之日起5年内应该解决上海证券及其子公司与国际大和证券有限公司的竞争问题。
2016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国泰君安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国际证券66.67%的股份,解决了国际证券和推荐业务上的竞争问题。 国际证券原系上海证券与大和证券资本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后者在合同期满后未更新就退出,国际证券成为上海证券的全资本子公司。
推荐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已经解决,其他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目前,自上次认可逾期5年,上海证券增资增资引入百联集团作为控股股东,以此解决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这样的关系,市场也多次出现,最后以相应的方案完全解决了。 早期,华泰证券收购联合证券后,曾有过同行竞争问题,当时华泰证券为上市提出的临时方案以长江为界,为北业务华泰证券、南业务联合证券。 当然在临时案件之后,华泰证券彻底合并了联合证券,现在华泰联合证券成为华泰证券的纯投资子公司。
看到上海证券的未来发展,一次销售是不选择的
尽管现行牌照的发行放松,证券公司牌照在国内依然有市场。 此次国泰君安以增资扩股稀释自己的股票的方式转让控制股,不以一次性方式转让控制股,而是对市场抱有好奇心。
华中某中型证券公司非银行分析显示,对国泰君安来说,此次上海证券增资增资预计通过长期股票投资计量,子公司股票增资部分确认一定的本期投资收益。 截止到2018年底,上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和纯利润分别为9.06和0.70亿元,在上市公司国泰民族安纯利润中所占的比例为4.0%和1.0%,增资增资后有望在长期股票投资中为共同收益做出贡献,从长期来看,股票调整对国泰民族安全体的利益影响不大
根据国泰君安的上市募集书,该公司以2014年2月28日为审计基准的上海证券被审计的纯资产的1.65倍的价格基准,从国际集团接受了上海证券的股票的51%。 据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2月28日,上海证券账本净资产44.58亿元,评估值69.54亿元,增值24.96亿元,增值率56.00%。
据此,2014年国泰君安以35.71亿元的价格承受了上海证券的51%的股票,但这个价格当时明显偏低。 市场好奇的是,五年到期后国泰君安如何解决与上海证券的竞争关系? 当时以“低价”购买上海证券的股票有51%以哪个价格出售?
为什么不直接出售股票而是增资增资? 近于国泰君安的人对证券公司的中国记者,这次为了实行5年内解决同行竞争的约定,国泰君安的股票处理方式完全市场化了。 其次,《证券公司所有权管理规定》对控股股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引进的百联集团是上海市大型国有重点企业,实力较强。 此外,国泰君安长期看准上海证券的发展前景,共同分享其发展红利,不是一次性出售利润。
百联集团是谁?有什么理由?
百联集团是谁? 旗下有上海第一百货公司、上海第一八百万伴、东方商店(连锁店)、永安百货公司等众多着名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大型卖场百连。
据官网消息,百联集团是中国上海市大型国有重点企业,原上海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合并重组的大型国有商贸流通产业集团于2003年4月成立。
此外,百联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股)、联华超市( h股)、上海物贸( a、b股)、第一医药( a股)、复旦微电子( h股)、华岭股份等6家国内外上市公司。
百联集团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800亿元。 主要业务涵盖主题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商场、大型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零售业态,经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汽车、轻量化、机电、木材、燃料等大宗物资贸易,涉及电子商务、仓库物流、消费服务、电子信息等领域。
国内唯一以省市命名的证券公司
上海证券成立于2001年,原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和原上海财政证券公司以新设合并方式成立,当时注册资本15亿元,是目前以省市名称命名的唯一证券公司。
根据最新工商资料,上海证券注册资本21.6亿元,经营范围为证券经纪人证券投资咨询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相关财务顾问证券(不包括股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代销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期货公司提供中介业务的融资融券业务金融产品业务。
上海证券目前股票结构非常简单,据2018年年报报道,截止到2018年底,国泰君安是该公司的第一股东,也是控股股东,上海上国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是第二股东和第三股东。
从业务角度来看,上海证券近几年的发展似乎未必违背人意。 过去三年,上海证券收益和净利润逐年下降。 2018年,上海证券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减少35.84%,纯利润仅0.7亿元,纯利润同比减少85.54%。
为了解决同行的竞争问题,上海证券将子公司的国际证券卖给贵阳金控,后者现在更名为中天国富证券。 上海证券目前的投资业务实际上是债券销售和新三板业务。 2018年年报显示,投资业务收益率仅为2.18%。
上海证券曾经提出“经纪+自营”的双足步行战略,近年来市场环境变动,自营业务风险大,实际上上海证券非常依赖传统的经纪业务。 2018年,上海证券交易收入4.29亿元,比上年减少20.12%,销售额达到53.79%。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公司拥有证券营业部74家。
上海证券成为国家泰君安控股公司后独立经营,双方业务合作不明显。 “但是,因为是国泰君安的子公司,所以我们上海证券每年的分类评价是AA,具有有利于开展新业务的特殊优点。”一位上海证券职员介绍。
证券公司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的新媒体,证券公司中国对该平台上刊载的原始内容持有着作权,禁止未经许可的转载。
ID:quansh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