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_围绕农村土地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国土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 安徽加快自然资源制度改革

最近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以来,安徽厅认真落实了自然资源部和省委政府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规制等改革,取得了显着效果。

一是金寨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试点全面垄断、统一推进、深入融合。 安徽省厅在缩小征收范围、规范征收手续、完善多种保障机制方面开展探索实践,着重进一步完善采用新征收办法的72块土地。 开展了“明确进入市场的范围和途径,完善产权功能,明确市场主体和实现形式,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程序,优化收益分配”5个方面的实践探索。 截止到9月底,已有101宗土地,326.61亩,总产量6541.96万元,进入实现土地增值收益4300.61万元的市区处理抵押贷款8宗,抵押金额893万元,集体和农民获得感增强。 推进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帮助脱贫,促进乡村振兴。 截止到9月底,金寨县共退出44103户住宅基地,其中涉及册子贫困户和移民户14513户、51163人。

二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监督实施。 安徽省厅开展资源环境负荷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等规划编制前期课题研究,形成了“双评”的初步成果。 开始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省级规划编制任务、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和时间要求,开始编制确定规划编制技术单位的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计划已经通过了省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原则。

三是国土空间用途规制措施探索研究稳步推进。 安徽厅围绕制定全省自然生态空间用途规制方法,探索建设用地审查会建立丰富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长江、淮河和新安江“1515”生态防线、用途规制手段和工具,推动用途规制从平面转变为立体的审查工作制度,开展征地审查前程序开展情况审查工作

四是探索市场化、建立多种生态补偿机制取得明显进展。 安徽省厅协调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省级联合会议制度。 加强与浙江省的协商,皖浙江两省正式签署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书,明确了六项共同任务,推进跨流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同时,积极探索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新机制、新路径。 洪曙光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