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每年约有2200万吨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氢生产大国
据中央电视台统计,目前国际产氢量在6300万吨左右,中国每年产氢约2200万吨,占世界产氢量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
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示范的全方位结构,配备了氢能产业链,涵盖了制氢、储能、加油、应用等四个环节。
当今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氢能利用放在战略高度,如何看待国际氢能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总体结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处于何种位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源和环境项目主任张卫东最近在《论道》栏发表了意见。
张卫东:从研究方面来看,我个人的理解是,中国正处于追踪阶段,准备齐全,向领导发展。
同时,产业也是同样的情况,但在产业方面,中国很快就会转向领先地位。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所有媒体发布的情况下,一次可以购买几辆、几十辆甚至一百辆,但仅南海,佛山南海区将在今年年底前购买300辆以上的燃料电池巴士。 那反映了什么呢? 你的整个产业被整合,反映了一系列研发产业的这种力量。
从未来十年,我个人认为,未来氢能的发展确实不仅仅是汽车,更大的潜力在哪里,在二氧化碳的氢化转化中合成了这个方向。 如果我们反过来想,即使不把二氧化碳变成可怕的温室气体,那确实是温室气体,但不害怕的是为什么它是原材料,可以和氢合成,其他作为化学合成的原料,不把二氧化碳变成非常可怕的温室气体,如果我们能有利于势利地引导的话
因此,我个人的理解是,在这些领域,包括车辆、二氧化碳转换等一系列氢能产业,以及研究方面,我个人的判断是,世界依赖中国,世界不能离开中国。 在氢能产业链整体发展中,中国地位不让仁。 在可再生能源中,风力和太阳能在前期技术开发后,在全球普及的现实中,中国发挥的作用是光伏发电的全球生产成本降低了90%以上,所以我们大家都能看到,无论去国外还是去国内,都能看到各种光伏发电站。
所以,我个人的判断是,世界必须把氢能源作为未来21世纪的终极能源,离不开中国,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与我们的产业发展融合起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