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走着的郭凤萍,看上去像个普通的退休姑娘,但作为人民调解员,她却几十年来一直为老百姓所困扰。 日前,她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在栖霞区,与她同行的许多默默献身于基层的人民调解员,大家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成为人民调解“先头兵”,融合邻里之情,解决了大众矛盾。
今年77岁的郭凤萍是老党员,获得了“全国示范人民调解员”“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 刚获奖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个人”称号,表彰了她在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纠纷方面的突出贡献。
郭凤萍说,她知道她一直在基层工作,老百姓纷争很多,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大众更需要帮助,退休后她积极开始了人民调解员。
住在晓庄地区的少数民族夫妇,妻子是残疾人,生了孩子就缺少先天性耳廓,不富裕的家庭在雪上下霜,夫妇吵架不断,矛盾升级。 郭凤萍听完后,克服了自己的失足问题,多次坐公共汽车来两个人家了解情况。 “孩子必须戴助听器,但费用昂贵,两人争吵”郭凤萍知道原因,利用自己认识多、情况明确、政策清晰的优点,联系女性开馒头店,帮助女性边做生意边照顾孩子的男性打工机会 最终孩子戴上助听器,夫妇和好了。
郭凤萍也是栖霞区民族服务中心“团心社”的发起人。 团心社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就业就学等便利服务。 现在郭凤萍身边聚集了54名各行业的志愿者,协助社会的稳定发展。
党员奖金兰今年64岁,以她的个人名字命名的“奖金兰个人调停工作室”刚刚获得班级金牌调停室的称号。 她本人曾获省市级“最美的人民调解员”称号。 2010年,她从社区调查委员会主任职位退休后,继续着她最喜欢的人民调停事业。 自2013年底工作室成立以来,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参加了各种纠纷的1223起,调解成功率为98.5%。 现在以“旧的和新的”的形式,她重视培养新人,不断充实人们的调停能力。
栖霞区强调了调解员的培养,传承了“枫桥经验”,组建了郭凤萍、奎金兰等明星调解员,使地区调解员队伍向好的方向发展。
今年第三季度,栖霞区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490件,调解成功率为99.87%,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栖霞区将整合地区内20家个人调解工作室的能力,建立“栖事宁人”个人调解工作室联盟,重点解决环境污染、金融、道路等纠纷,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内容、功能和形式,试验性推进栖霞人民调解智慧平台,实现末端网格全霸、调解资源全联动、 构建法治保障全方位、大众满意全方位的新网络……全区不断创新、取得实效,成为我市人民调解的“先头部队”。 (陈宁邓健王晓燕是清洁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