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_天津市国有经济稳中向好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9.5%

头五个月,该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全国排名第三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全国排名第十

27家市管企业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占总数的57.4%的35家公司的利润比上年增加,占总数的74.5%

天津北方网络通信: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抓住创新,加强管理,今年以来,我市国有企业提高质量出现“集团拳”效应,国有经济稳定。 根据市国资委昨天提供的数据,上半年,市管国有企业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9.5%,到6月底,市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加了3.0%,资本合计增加了1.7%。

今年头五个月,我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排在全国第三、第十和第十位。 我市电子行业利润增长6.6倍,化工利润同比增长7.1%,机械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 上半年,全市27家市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总数的57.4%,35家市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占总数的74.5%。

今年以来,我市频繁出现国有经济亮点。 市管国有企业加强与互联网深入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上半年,市管企业科技投入12.3亿元,同比增长13.2%。 中环集团发挥上市公司领导作用,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电子元器件产业和智能装备与服务产业“四核心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排除土地转让特殊因素, 利润同比增长69.8%,百利集团以城市污水处理配套工程为突破口,以地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工程项目为重点,提高企业配套接收能力,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20%,医药集团坚持仿冒,有序推进新产品研发,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开展20大品种二次开发,推进技术改进项目,上半年利润比上年增长10.6%,滨海农商行网站释放生产力,实现智能设备天津地区全霸盖和盘面操作无纸化,电子渠道替代率约90%,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35%。

市场开拓力大,市场布局优化,业务规模提高。 旅游组计划早期研究节日营销,今年以来假日客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5%,客房租赁率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海河游船假日客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5万人,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38万元渤海银行继续加大债务总量, 截至6月底,发行债券63头,比上年增长65.8%的渤海证券加强了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服务,推进滨海建设投资集团发行非公开公司债券、胜青科技IPO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上半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4.4%。

与此同时,市管理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之路”,京津冀合作发展,建设雄安新区,借势发展取得了成效。 利和集团上半年增加了缅甸、菲律宾、黎巴嫩、文莱、孟加拉国、摩洛哥6个“一带一路”出口国,加上“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共出口25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6%。 天津港集团推进南沙内贸集装箱航道运输力升级,深入推进津蒙东疆物流园合作项目,加快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建设,与河北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半年利润比上年增长11.3%,食品集团在保加利亚、蒙古、英国、 加强加纳等国与农产品生产销售、中餐等领域深入合作,使“天食”品牌融入当地市场,上半年利润比上年增长12.1%,泰达控股4月下旬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中非泰达公司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入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降低了本插件。 上半年,全市市管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渤海轻工集团提出提高应收账款催收能力,认真分析检测到的应收账款问题原因,按分类加快整理加速回收的具体解决措施,应收账款减少4亿元的津融集团上半年完成10.7亿元超短融发行, 在为上半年短期融资和银行贷款提供流动性储备的同时,启动了注册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务流程,为集团中长期资金提供储备。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国资体系逐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防范,今年以来超越了我市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加,发挥了领先和保障作用。 今年以来,市国资两委选择市场化职业经理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围绕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利润指标、“僵尸企业”处置、国有企业混改、管理水平压缩、应收账款整理等重点工作建立监督任务清单,集全委力量推进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国有经济运行,企业经济运行 (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