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新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在江淮汽车制造商诞生了2.5吨货车,作为安徽汽车产业的第一车,其试制成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安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无到小、从小到大的历史进程。 随着汽车工业从传统产业向新能源转型,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占近13%的全国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成为安徽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明亮名片。
安凯G9纯电气巴士被选为“十大新能源巴士车”。
重要的零部件企业领先于周围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发展态势好,产业链比较完善。 作为重要零部件企业的领导者,国轩高科发现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动力电池的研制。
据行业统计,在汽车用锂电池的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约占75%。 其中正极材料约占43%的成本,正极材料的性能和价格直接决定了锂电池的性能和价格。 国轩高科自2007年以来,开展了磷酸铁锂的研究与生产,其间继续产品的改良与进化,现已掌握了极具优势的磷酸铁锂技术。
2018年,在轿车领域,国轩高科容量为1.57GWh,独占了该领域磷酸铁锂总容量( 3.15GWh )的一半江山。 目前,国轩高科已完成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190Wh/kg的产品升级,轿车系统能量密度突破140Wh/kg,可满足新能源汽车400公里以上的续航距离。 在国内所有自主化生产材料的电池企业中,国家的生产规模最大,而且技术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此外,国轩高科在动力电池领域凭借多年的核心技术和良好的营业权,与国内外上下游企业积极合作,收集动力电池所需的“镍钴锂资源——电池四大材料——电芯和包装”上下游资源,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一致性和市场普及等方面奠定了领先地位。
目前国轩高科在材料方面配备了全产业链,建立了材料生产基地和专业研发队伍,以基础研发优势领导着省内重要零部件企业。
真金白银激励创新发展
新能源汽车作为安徽省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受到安徽省委员会、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安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支持研发创新方面,2019年安徽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络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对于通过审批的共性重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给予负责部门最高50%的补助,个别项目补助金额最高为3000万元。
在支持招商方面,安徽新成立独立法人生产企业,实缴资本达1000万美元或1亿元以上,对我省项目投资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国内整车10强企业、关键零部件10强企业经过认证后,实际每支付1000万美元或1亿元就需支付300万元
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新主导制定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鼓励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 省内企业新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100辆,或者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2000辆,省内各自一次奖励100万元。 对于进入“汽车动力(蓄电)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省一次奖励200万元。
在支持市场开拓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比例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以上的省内企业,省里一次鼓励500万元,连续三年销售量增加0.5个百分点以上的,鼓励1000万元。
目前安徽形成了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肥长安汽车、猎豹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安凯客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江淮汽车、华菱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卡车生产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
优化创造肥沃土地的产业布局
从2009年开始,合肥市进入国家“十城一千”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项目后,正式开启安徽省大规模市场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时代。
目前安徽有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两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华菱汽车、中鼎股份、全柴动力、国轩高科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奇瑞汽车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淮汽车国家电动汽车整车系统集成施工技术研究中心/ 有电动汽车整车系统开发和应用国家地方共同工程研究中心等,行业有许多博士后科研站。 此外,中国科技大学、合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电38所等多所大学医院都大力支持安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安徽汽车产业开放合作方面也不断加快。 2017年6月29日,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全国第一批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项目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建立的第三家合资企业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将稳步推进至今年5月,首辆车E20X正式下线,批量生产条件齐全,预计年内正式上市。 随着开放合作不断发展,安徽汽车行业的品牌和影响力继续提高。
新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研修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