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_重庆记忆:燕子岩上数燕子 飞机码头等飞机

珊瑚水库机场(重庆市发展三部曲)

秦廷光画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圣戈达姆机场

风貌区保护对象分布图

雨中的枇杷山公园

靠近中山二路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遗址

枇杷山公园内的王陵基红楼

离燕岩不远的李宗仁官邸的遗址

只剩下的店招待的燕子酒店

燕岩巷道

燕岩和飞机码头,是众多重庆人的记忆,现在有了新的动向——根据重庆市渝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重庆市渝中区燕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方案公告》,草案规定保护范围总面积21.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7.0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14.5公顷 保护范围是今天的枇杷山公园、枇杷山正街和里町、燕岩等一带,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9座。

14日,记者来到枇杷山公园,燕子岩一带,探寻隐藏在繁华街的记忆。

飞机码头茶楼

很多年轻人和外国人都不知道飞机码头这个地名,渝中区哪里有与飞机相关的码头呢?

飞机码头位于石板坡长江大桥下的河边,桥下江心的珊瑚坝是重庆最早的民航机场。

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 史料显示,为方便重庆与贵阳、西安等国的联系,当时隶属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和四川军阀刘湘进行了协商,在珊瑚坝建设机场,到2月份还没有完成建设。 机场太小,需要运输物资的设施,所以在长江北岸建造码头,通过浮桥与珊瑚坝相连——这就是飞机码头。 记者从几张旧照片中也可以看到当时珊瑚坝上的飞机跑道、飞机、候车室等竹棚。

记者站在长江大桥北桥下的长滨路上,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具有巴渝特色的老房子,但房子里的居民,商户已经空了。

住在石坂社区的李万良告诉记者,在旧重庆,这个房子曾经有茶馆。 外墙上刻着“原国民党老重庆陪都圣戈达姆军机场财务机关和舞厅的旧址”——茶馆建在飞机码头的原处。

现在珊瑚坝没有跑道和飞机,春夏之交,芦苇丰茂成为很多市民的休闲地。

李万良告诉记者,从1950年代开始珊瑚坝的飞机减少了。

铜梁报社担任美术编辑工作的退休人员秦廷光先生70多岁,小时候和父母一起住在石坂燕岩附近,退休后描绘了许多记忆犹新的重庆。 其中包括珊瑚坝机场和飞机码头。

秦廷光告诉记者,他六七岁时常坐在家门口的石板上,看到圣戈达姆机场有飞机起飞。 “每年夏天和秋天,机场都会因长江涨水而淹水,机场内没有永久性的建筑物。 每年汛期后,在珊瑚坝上设置数十家竹棚,作为办公室和候机,在翌年汛期到来之前将其拆除。”

燕子旅馆旅客

燕子飞来,在岩石上筑城堡——南区路和枇杷山后街之间的狭长石壁地带是燕岩。 只要听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地形很险峻。 重屋累住的老房子、只有一两人经过的小巷、小巷中被磨得光滑的石板,是燕子岩石现在的记忆。

记者从重庆50邻近的小巷走进燕子岩石,发现这里已经有人去楼空,新盖的工程路障把破旧的房子遮住了,遮住了眺望长江和珊瑚坝的视线。 只有两个人经过的小巷一片漆黑,被逼得走投无路,偶尔有一只猫从屋顶上跳下来跑了。

附近住户江师傅告诉记者,这部电影正在改造中,很多居民都搬走了。 偶尔行人是打卡的外国游客还是走近路去南区路、菜园坝的老居民?

据江师傅介绍,燕子岩石热闹的时候,居民有一百家,由于离菜园坝站很近,进出车站的人几乎都经过这里。 从2000年开始,燕子岩就变得安静了。 “燕子们”慢慢地飞了过去。 江先生说。

不仅是梯子和记忆,燕子岩也有燕子旅馆,已有35年的历史,是上世纪80年代渝中区(当时市中区)最流行的旅馆之一。 据说当时在菜园水库战斗的很多外地人,经济条件很好,在这家宾馆失足了。

记者访问燕岩79号燕旅馆时,这里一片漆黑,门关上,房间的钥匙被灰尘复盖。 但是,旅馆外面种着花草,墙上有涂鸦,温暖着游客。 大红色的“燕子酒店”四字店很引人注目。 商店招来后面的墙壁,镶嵌的燕子很有精神。

抗战武器弹药

《重庆市渝中区燕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公告》发布燕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表、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一览表、传统街巷等基本情况。

据记者介绍,风貌区内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达到8处,分别是中共重庆市委维瓦山社屋旧址、菩提金刚塔、抗建堂旧址、李宗仁官邸旧址、国民政府军队署旧址、戴笠旧址、王陵基公馆和王陵基红楼。 历史建筑是一处,比瓦山公园。 9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中,最古老的近百年历史,年代也近70年。

据记者采访,8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中,李宗仁官邸的遗址、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的遗址、戴笠旧居正在修缮中,其他6处已经修缮完毕。

枇杷山公园是重庆最有名的公园之一,升级完成后,本报报道。 王陵基公馆和王陵基红楼在公园内,相距一百米。

枇杷山公园的起源与王陵基有着密切的关系——枇杷山公园在1955年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前,这个最有名的名字就是“王园”。 现在在比瓦山公园内修缮完成的2楼最下面的黄色大楼是王陵基公馆。

渝中区文管所负责人介绍,抗战时期,原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在当时荒山的枇杷山上,建造了占地30亩的私宅,命名为王园,独门静谧而闻名。

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的遗址在比瓦山公园的北侧,中山二路的旁边,今年被选为第三届重庆市文物保护机构。 其中三所老房子在抗战时期很有名——据说当时重庆生产的许多武器和弹药,都与此有关。

燕岩飞机码头是怎样保护的?

也可以给你建议

根据《重庆市渝中区燕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公告》,燕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保护范围总面积21.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7.0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14.5公顷。

草案提出了核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区的控制要求。

例如,核心保护范围必须保持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历史环境因素的完整性。 原则上不得进行新设、扩展活动。 必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保护计划和建设性详细计划中规定的建设内容除外。 不得进行与保护无关的改建活动。 在改建活动中,要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数量,使建筑物的立面、色彩、风格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以免超出现有建筑物的高度和地面轮廓。

例如,建设控制区必须保持传统城市结构和历史环境因素的完整性。 建设控制区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体量、色彩等,与核心保护范围的历史风貌相协调。

本公告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共信息网、保护规划项目现场等公布,公示期间为今年12月10日至明年1月8日。 如果对该草案有意见或建议,欢迎有关部门反馈。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何浩照片报道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