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长股份被冻结_联创股份董事长减持被查:套现近8亿 去年公司亏19亿

新浪财经讯11月19日,从事网络营销的联创股相继发表了三项公告,公司和高管因部分事项披露不正确、不完整、财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收到证券监督局的警告信,事实监督员、控股主李洪国以违反的嫌疑接受证券监督会的立案调查。

新浪财经看到公告,立案调查的董事长李洪国近年来收入频繁,仅2019年3月,就以收集竞价的方式减收了约583万股,减收了5174万元,与此相对,2016年李洪国减收了约2583万股,减收了6.5亿元。

公司董监高最近减收动作频繁,减收过程中可能误操作短交易,大股东干部集体撤退,与公司不健康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

董鉴高频繁地试图减少“满是花纹”

董事长李洪国在此次立案调查或前几天的大宗交易中减免。 据深交所消息,李洪国于11月15日以2.74元的成交减收712.8万股,对冲约1953万元。 作为公司董事、第一股东,李洪国没有按照规定15天前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上发表自己的减免计划,因此这次大笔减免是违反减免。

据统计,李洪国和兄弟姐妹从2015年开始累计超过4441.73万股,约复盖7.9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除李洪境外,联合创股份其他董事、干部也纷纷减产。 据数据统计,从2019年开始,公司的经营干部、董事共减免29件,其中仅10月份就有5件减免。 在这样频繁的收入减少中,也发生了不能哭泣的事件。

其中之一是董事、副社长王粉丝今年2月初公布的减收计划。 王迷称,以集中竞争价格的方式减收总股东0.18%以下的股票,减收的原因是缴纳个人所得税。

年报报道,王璟2018年年收入35.8万元,联创股份管理干部董事中年薪第二的王钧需要减免缴税。 据粗略计算,王迷此次减收为933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另一个奇怪的减收来自联创股份副会长兼总技术人员邵秀英。

2018年12月3日,邵秀英强制平仓中信质押的部分股票,被动减收股不超过576万股,今年3月24日,邵秀英减收计划期满,但在执行减收计划期间,操作失误误导致实施购买交易构成短交易,违反了《证券法》的规定。

本次短交易成交900股,收益1134元,联创公告称邵秀英全部交给公司。

应收账款22亿元流动性不乐观

高管撤退与公司忧虑的财务状况无关。

联创股份从事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一系列大笔收购进军网络营销行业。 2018年,公司85.14%的收入来自数字营销,新材料产品和媒体从IP营销的营业收入分别占12.05%和2.81%。

据三季报报道,联创股前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7.71亿元,比去年同期略增8.92%,母纯利润1.2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98%。 目前公司账面货币资金2.36亿元,短期贷款2.43亿元,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分别为9.6亿元和8.04亿元,资产债权率进一步上升到48.81%。 与此同时,联创股背负着巨额的应收账款。 据财报报道,Q3共同股票收入账户约22亿元,占总资产的43.9%,比中报增加了约2亿元。

关于积累的大量应收账款,公司表示,由于广告行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汽车行业的销售额下降,部分项目的偿还周期有所增长。

但是,与业界其他广告公司相比,共同股的应收账款仍处于上位,用业界的融资现象来说明似乎还不完全成立。 公开资料显示,联创股份竞争对手蓝光标、利欧股份、思美媒体等公司应收账款的比率分别为40.2%、31%、19.1%,不及联创股份的wind广告业界市场价位前十的公司中,除电声股份应收账款位居前列外,其馀均低于联创股份。

2018年联创股应收问题也特别突出,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联创股应收款达20.9亿人,占总资产的51.2%,当年亏损4024万元。

20.7亿营业权的下降使2018年亏损19.5亿元

和坏账损失一起带动股票业绩的是,2018年约减少了20亿的营业权。

2015年3月,联创股通过股票发行和现金支付收购上海新合股,交易价格12.2亿元,溢价率达到1507%。 这次并购给共股带来了11.5亿元的营业权。 上海新合作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承诺母亲纯利润不低于1亿元、1.3亿元和1.5亿元。

从上海新合开始,团购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之后,公司分别以10.1亿元和7.2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激创和上海麟动100%股票,溢价率分别为1355%和3493%,2017年和2018年分两阶段收购上海鳗投100%股票。 上海激创、上海麟动、上海鳗投分别承诺累计归母纯利润将低于2.67亿元、2.25亿元、5.45亿元。

收购结束后,共同股累计积累了32.7亿元的营业权。

数十亿的采购贬低了连发股数年前的业绩。 2015年,共同股收益仅为9.65亿元,次年上升至2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65%,之后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73%(2017年)和30.06%(2018年)。 业绩虽然明朗,但过激收购带来的问题也渐渐明朗起来。

上海新合、上海激创、上海麟动都与联创股份签订了高度业绩承诺,2017年完成赌博后,目标公司失去制约的业绩很快改变了面貌。 联创股在2018年提出了减少20.7亿营业权的准备,对2018年全年业绩产生了很大影响,纯利润被大量营业权的减少所拖拽,损失为19.5亿元,比上年同期急剧下跌525.89%。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不仅如此,证券监督局发行的监督书显示,2018年共同股的营业权减值测试不规范,资产未来现金流预测无合理、重复依据,影响2018年营业权减值损失等相关金额的准确性。 例如,证券监督局说,上海鳗投在2017年的营业权减值测试中,预测2018年的媒体事业的收益增长率是20%,但实际的增长率只有10%。

目前共股会计营业权仍超过12亿,将来将面临营业权下降的风险。 (文件/vicky )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