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产业技术_液晶面板产业与下游的整机企业,将迎来一轮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液晶电视价格竞争持续,何时又会结束? 在家电领域,只要液晶面板企业的价格竞争没有结束,下游彩电市场的价格竞争就不会停止。

目前,在上游液晶面板的价格竞争停不下来的背景下,应该还会持续2年左右。 而且价格低廉的战火,从32、42等中小屏幕,全面向70、80等大屏幕持续燃烧。

今年以来,液晶电视在32、42、55、65以及70、75、80等市场上已成为主流,在市场零售价格下跌的背景下,不仅有谷子等网络企业,还有很多低价电商平台的低价营销手段, 更重要的是,由于上游液晶面板供应商的“中韩竞争”,加速了低价出货,剥夺了下游工厂整体的资源,液晶电视的市场零售价格下降。

目前,对于中国电视市场来说,液晶电视的价格持续下降,简单的显示技术不是被淘汰前的低价清盘,而是中韩两阵营的显示企业夺走了液晶面板的市场份额。 这场战争从2018年前开始进行预演,今年迎来了高潮,未来还会继续。 当然,液晶面板不受OLED面板的冲击。

第三方研究会社群智咨询数据:主流面板价格已连续两年处于下行区间,整个液晶面板行业已进入寒冬。 这被认为是液晶面板行业特有的经济循环的谷。 背后有“中国力量”加速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京东、华星光电等中国显示企业在液晶面板上投入了大笔,已经迎来了生产能力的持续和稳定开放期,但下游液晶电视机组进入了更长的停滞期,消费需求低迷。

因此,降低液晶面板的供应价格拉开了帷幕。 直观的影响是韩国的“显示双雄”三星、LG,分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多数公司从2018年底开始连续数个季度亏损。 中国台湾的朋友光电和群发光电,毛利率低,不到3%。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本土标志性企业的京东、华星光电、虹光电、电动熊猫等,继续降低出货价格,有机会抢夺市场,扩大地盘,强迫过去的对手在此领域占有份额。

今年以来,LG、三星、中国台湾两家企业面临经营损失,关闭工厂,降低生产能力,销售资产,也不能扭转这种局面。 郭台铭旗下的鸿海系直接宣布退出原来雄心勃勃的广州展板扩张计划,开始寻找买家。 这一事件曾引起整个显示屏产业的危机感。

在上流液晶面板“中韩”争夺战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必须进一步释放已进入成熟期的面板生产能力。 与韩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运营成本低,无负担,生产能力低,另一方面,目前韩国双雄陷入了新的显示技术泥潭,三星从RGB的OLED技术途径转向QD-OLED和Micro-LED的开发,LG不改变白色OLED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从上游面板企业夺取生产能力、低价格、蛋糕,带领下游整体液晶电视的价格竞争,从中小屏幕快速升级到大屏幕,70个价格再次突破,今后三千元左右必然徘徊,下一步是75,80个面板价格被破坏,整个液晶电视产业

外界预测,上游围绕液晶显示屏的洗牌将于2021年出现阶段性结果,届时,中国本土将呈现企业京东、华星光电的双雄结构,在世界上将取代三星、LG等韩国的双雄。 液晶面板产业和下游企业整体也将迎来技术的反复和产品升级!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