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内陆港,新开设海铁联合班,今年山东港青岛港打出波增航路拓展中转扩张船舱容促进合作小组拳,12月13日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进入世界港集装箱2000万阶梯队,实现了历史性跃进。 目前,全球8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标志着山东港口集装箱综合实力进入世界一流港口。
组合拳:增航道拓中转扩仓容促进合作实现逆势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集团成立后,作为山东港的“先头港”,青岛港2019年通过抓住国家“一带一路”、“上合经贸示范区”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机遇,切实把握山东港的整合机遇,推进集装箱板块一体化改革发展,山东港的“港口” 山东港以集装箱为突破口,迅速构建“以青岛港为中枢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区域腹形成海上支线布局”干线支线网络组合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和东北亚航运中心。
“港口不大,吞吐量看港口不强,请看集装箱。 山东港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社长李奉利表示,面对2019年复杂的经济形势,青岛港集装箱突破2000万标准箱,实现了逆势。 这个成绩非常不容易。 今年以来,青岛港持续增加,集装箱航线达到173条,航线密度居中国北方港首位,今年新增10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其中6条直达“一带”东盟、中东地区。 世界前20大船公司集装箱航线均靠近青岛港,2019年青岛港百万箱船公司达6家。 青岛港转播业务比上年增长50%,建成威海-青岛支线等4条对外贸易内支线,特别是山东省港口集团后,威海、日照、岚山、滨州至青岛的多条对外贸易内支线重新开通,形成“以青岛港为中枢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各自腹地的海上支线布局” 青岛港今年18000TEU以上的船舶作业323艘,比上年增加84.6%,单船作业10000TEU以上的船舶84艘,比上年增加200%。 青岛港还与内贸大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通南沙等推进内贸增长发展的内贸干线,内贸干线路径达38条,建设南北中继中心港的香港航空携手建设百万箱内贸船公司,中谷海运中青岛港内贸易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箱。
“陆联八方”:内陆港增加到15个,海铁联队伍增加到47个
内陆港+海铁联合实现集装箱量增加20%,今年以来,山东港青岛港联合海关、铁路、船公司深入宁夏、新疆等地,与当地政府、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大介绍,陆港和班列联系威海、枣庄、服务、辐射亚欧大陆桥的内腹地。 内陆港从10个增加到15个,海铁联通列车从40个增加到47个,箱子的量突破了100万标准箱,比去年增加了20%。
服务是“天下闻名”。 对外贸易集装箱船公司提出“四项承诺,八项保障”服务承诺,相关优惠政策和全过程物流“十项服务”,构建了更加便利、高效、低成本的口岸服务新环境。 工作效率连续6年保持马克斯航运在全球泊岸工作效率第一,在达飞海运公司泊岸的全球主要22个港口中综合业绩排名第一。 全天候通航模式基本实现泊位24小时准确预报推广有效,全年节约船公司燃料成本2000万元,“航道管理员”服务品牌效应首次显现。
智能码头的构建:青岛港传统集装箱码头RTG自动码头的建设开始了
2018年,山东港青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32万箱。 今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仅11个月就超过去年总量,其中有青岛港的天然“智力基因”,今年由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生产运营,“氢+5g”等世界首项技术成果,在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技术水平上,再次为全球港口航空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
此外,青岛港加入了航运业首批区块链联盟全球航运业务网络( GSBN ),实现了加快青岛港数字航运时代创新发展的桥吊半自动遥控,氢能集卡车首先投入实景测试运营,是世界上唯一的危险品自动装载、 实现传统码头首次全船自动装载,传统集装箱码头RTG自动集装场开始建设,业内建设最快的智能门,青岛港传统集装箱码头技术创新引领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