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_雷启云: 揪出潜伏在城市下的地震元凶

雷启云由进行测量工作的回答者提供图

关于地震的两个字,雷启云从小就不知道。

宁夏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8级以上的地震。 其中1920年发生的8.5级大地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地震。

雷启云的故乡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相邻,从小就从长辈口中听说了关于大地震的各种传说。 在冥冥中,似乎有力量一直引导他走上地震地质研究的领域。

这位38岁的博士,现任宁夏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我的主要工作是找到地下潜伏的活断层,那是引起强烈地震的元凶,是埋在城市下面的“地雷”,他说。

最近,雷启云负责的宁夏中卫市活断层勘探项目正在进行中。 该项目完成后,宁夏成为全国首个在地上级城市实现活断层勘探的省区。

“地震是群灾第一位,希望坚定宁夏地震地质基础研究,排除地震灾害风险,为有效防御地震灾害做出贡献。” 雷启云说。

你可以用双脚“行走”数据

“5·12汶川地震”是雷启云工作的转折点。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蒙难,举国震惊。 据新闻报道,全国的地震系统相关人员从四面八方连夜奔赴受灾地。

受地震影响,四川省相邻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县受灾情况也非常严重。 当时,工作不久的雷启云也和团队一起到达这里,展开了灾害灾害和地震的震度调查。 他早就心理准备好了,但看到整个村子成了废墟,就说“心痛”。

汶川地震发生后,邻居常常抱怨雷启云。 为什么不能早点预测呢?

“根据平民的理解,地震局应该事先预报地震的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现很多现象是在地震之前发生的呢?实际上,地震的正确预报在世界上还没有实现。 作为地震研究者,只能预防灾害减轻,但很难做出正确的预报”。

这次的经验,让雷启云也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震灾防御。 但是,从事研究,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越深入研究,就越意识到自己对地震和地质的理解不足。

在兰州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时,雷启云的专业是地质工程,主要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问题。 这与地震和活断层有关,隔山这样的交错“专业不合适,最初开展地震相关研究有很大的障碍”。

因此,工作5年后,2010年雷启云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获得博士学位。 读博时,领导人如何提出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系统地培养了雷启云。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领导人多次组织大规模地震地质野外科学考察活动,雷启云幸运地参加了三次,使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飞跃性的进步。

开展地震地质研究离不开野外地质调查。 “我得到的所有数据,可以用双脚说“走着去”,他笑着说。

博览会期间,雷启云同时负责岗位多项科研项目。 为了得到第一手地质资料,他越过了无数高山险岭,“宁夏国内大部分活动断裂带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2014年,雷启云创造了240天的野外工作记录。 那天,为了节约时间,他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带着水、白饼和榨菜,饿了的话中途就吃两个人。 长时间徒步行走的话膝盖会严重磨损,现在也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

“武断”质疑学术界有论断

宁夏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处于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三个活动区域的边界,地震地质现象丰富典型,历史上这里强震频发。 国内外学者在该地开展了许多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被忽视的科学问题。

三关口―牛头山断层和贺兰山西麓断层的活动性和运动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许多专家认为这两处断层的运动性质是向左滑动。 在2011年野外调查中,雷启云根据观察,初步判断这两个断层的运动性质应该向右运动。 “请不要轻视我。 左右不同,对理解地区整体地质构造的背景有很大的影响。”他说。

当时,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建议雷启云改变方向。 “搞这项研究的风险很大,长期以来可能无法取得成果,而且业界的前辈也觉得“容易生气”。 但是雷启云没有听到这些话,领导人的支持相信自己的“出去”成果,以“独断”坚持自己的判断。

经进一步野外调查,同时掌握了大量资料和证据后,雷启云最终证实上述两个断层水平运动的性质为右旋滑动。

以此为契机,雷启云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三关——牛头山断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为主题,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的“贺兰山西麓断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为主题,受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攻略项目资助。

在这两个项目的援助下,雷启云还得出上述断层的未来很有可能发生强地震。

“在此之前,业界一直认为这两个断层的活动不频繁,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跨断层挖掘探测沟测试地层年代样品,发现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能力,值得关注。 他说。

最令人高兴的是研究成果给人们带来幸福

除了山间活断层,潜伏着的城市下面的活断层也是雷启云的研究对象。 2005年以来,他参加了银川市、石嘴山市等城市的活断层探查。

“活断层是指现在活动或将来活动的可能性断层,是指距今10万年至12万年以来第一次活动的断层。 “潜伏”在城市下面的断层是引发毁灭性地震的“地雷”,其危害巨大,任何工程都有可能无法抵抗。 雷启云说:“我和球队要做的是“扫雷”,画这些“雷区”,尽可能阻止城市工程”。

每周有时间,雷启云将带领团队前往中卫市某活断层探查现场调查危险,为城市长期规划、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最令雷启云喜悦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推进,不会给一方人民带来利益。 银川市兴庆区的活断层地区原本计划作为住宅区,但由于他和同事的努力,最终取消了这个计划。

雷启云主持科研课题15项,发表了论文30馀篇,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地震行业专业重点项目次主题2项、地震科技星火攻略项目2项。

同时,雷启云积极参与地震地质野外科普和教育。 从2011年开始,作为兼职老师,他每年都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在宁夏进行地质实习的学生进行野外说明。 他说:“他们是我们这个领域的未来,也是解决地震正确预测问题的希望。”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