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有没有应用_欧科集团论坛:李晓枫提出银行区块链应用的4大方向

日前,由海南省科技厅、海南省金融局、三亚市政府联合主办,海南省连锁协会、欧科集团承办的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和连锁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原所长李晓枫应邀发表“银行业连锁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

在本次论坛上,李晓枫表示,目前块链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以供应链和贸易融资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 从业务角度来看,区块链的落地发展方向集中在价值转移、价值记忆、价值交换、信誉等四个方向。 我们认为未来块链技术应该从性能、隐私安全、交叉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以下内容整理了李晓枫现场演说的精彩观点,并提出了读者的要求。

01银行“眼”的区块链

众所周知,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基于分布式帐簿的体系,其核心是通过解决信任问题来构建中心化(或弱中心化)的共同生态,从而实现价值的存储和流通。 例如数据、资产所有权等。 核心是价值的可靠流通。

银行业的具体业务视角

首先,基于块链分布的表单,由于数据存储是多个节点,所以没有错误。 也涉及签名技术,对于证明不能改变的数据源非常有利。

其次是点对点技术,对银行来说去中心不是取消银行,而是减少中间部分。 因此,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中,联盟链是核心,是跨行业的多中心联盟,这与Libra有相似之处。

第三,数字货币和期货合同。 目前,银行领域还没有涉及到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部分,这是下一阶段块链扩展的方向。

块链技术本身有很多分类,如公共链和许可链。 其中许可证链必须通过许可证加入,身份也是匿名的。 这适用于企业的应用和各种各样的行业场景,是我们现在主要的应用方向。

2016年以来,国家政策将块链作为重要的科技创新政策以来,人民银行最重要的方向是集中于人工智能、块链、云计算、大数据( ABCD )四个技术领域,在这四个技术领域中,人民银行在全行业只设立和组织块链。

区块链技术是关系到数字货币的问题,为了人民银行的成立和参与,区块链在金融业、银行业开展,今年取得了规模化的成果。 经过多年来的探讨、概念验证,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议程。 目前,人民银行已经组织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检验认证在内,该系统也在建设中。

02块链在银行业的实践

目前,银行业务应用主要侧重于国际结算等中间收入类业务。 具体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从银行来说,其业务有三种: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关于块链技术的应用,我们主要选择的场面是中间业务,主要是供应链和贸易融资。

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银行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中,贸易金融、供应链、数字票据占50%以上。 当然,还有其他公益慈善等。

下块链的应用方向,从银行业务来看确实是资产。 当然,现在没有具体的关系,虽然有很多项目落地,但是没有接触或者很少使用所谓的资本智能契约和数字货币。

(银行业务探索方向)

我们把业务和技术分开来看,业务主要是:

第一,资产支付购买方向主要涉及跨境支付、零售银行业、支付卡网络、转账服务中介、监督部门等

二是货币、商品、金融资产取向,主要涉及零售银行业、支付平台、投资银行业、资产管理。

三是汇票、金融交易、投资方向,主要相关范围包括横跨业务、国际结算、投资银行业、风险投资、法律法规、审计、产权管理、证券交易、筹资、监督部门等

第四,信用卡、抵押贷款、各种债券、证券等方向,主要涉及商业和零售银行业、政府财务、贷款业务、信用评级机构。

(银行技术探索方向)

除上述业务方向探索外,商业银行技术方向探索主要是“企业联盟链+块链支撑平台”的模式。 组织块链联盟,构建块链实施平台。

目前,中央银行自上而下应用已有代表性平台,如中央银行联合5家银行开发的“广东港澳大湾区贸易块链平台”,累计贸易业务达240亿元。 另外,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规划的“中国贸易金融交易块链平台”,目前业务已经达到300亿多家,银行资方达到20多家,汽车、物流供应商达到3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合作开发的“区块链格式交易平台”,累计贸易金融业务达到200亿元,已经普及到19个城市,参加的企业已经达到1950家,规模大,升级后也是广东港澳的区块调查

这么多代表性的平台,与人民银行组织的立案密切相关,我们人民银行总裁认为金融科学技术是今年块链为什么早落地的重要线索。

03银行区块链的落地和未来

区块链技术落地于银行领域,目前是国内信用证区块链系统。 大宗买卖行业没有解决银行间信用证业务的系统。 那不是银行可以开信用证,必须组织银团。 当然,人民银行的参加等,第三者的监督机构也不足。 基于分块链技术信用证的发行过去可以通过信息开立信用证,信用证系统可以取代原银行间“SWIFT+信开”的业务模式,银行间可以组成可靠的联盟进行业务交易。

此外,前面提到的信息块链系统通过块链方式实现信息交易的查询、报价、中介、债权转让等功能,确保交易全过程的自动化,安全可靠,可以取代传统的电话和微信等手工方式

另一个显然是顾客信息的上行链路。 这包括金融集团、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基金公司等。 像我们的金融控股集团一样,业务应按监督要求分工。 您的信息可以通过块链以多种形式共享,并且所有相关业务的隐私信息都存储在单个位置。

关于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和探索方向,一是提高性能。 随着数据的增长,存储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节点增加后,双方共同的过程变长,有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平方指数的增长,因此性能是个问题。

我也看到了行业在这方面的努力,简单列举了

第二,隐私和安全问题。 相关的隐私问题没有区别为“已经被认可”“正在使用”。 因此,进行大数据分析需要特别加以区分。

第三个跨越锁链连在一起。 有信息的是块链,商流是链,物流链,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的连锁性问题现在仍然很突出。

另外,关于链下系统的融合。 例如,定期“归档”链上的数据后,如何合并? 这包括社区治理和物联网问题。 特别是在供应链较多的情况下,供应链的代理融资实质上是抵押融资,该产品被放置在仓库中,通过照相机看到商品是如何变动的,实际运输中运送这些信息返回来的话,就必须与物联网结合。 没有这部分,只有合同的报价没有意义。 通过块链充分清楚银行融资的通风,大数据与交叉链有关。

那么,如何将物联网与大数据联系起来呢? 因为在多中心块链和联盟链中,验证节点都是与银行合作的节点公司。 多中心有问题。 联盟如何管理?

事实上,联盟链是可靠的社区,治理主要是两类问题。 如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根据这种商业模式如何发展? 扩大将来引用数码货币该怎么做才好,如何激励等是个问题,现在我们也在讨论。 当然现在大家都在积极的进行着,虽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但是只是个人的交流,这里最重要的是使用块链来实现资产证券化。

对银行来说,至少是信用资产、应收账款。 如果展开的话,用现有的人民币做也有例子,但明显不是Token。 通过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管理效率提高这两个目的,第二个是低成本,而且能够无限分开,是关系到数字货币的问题。 但是,数字货币与传统的银行账户体系不同,是基于公钥密钥签名的,公钥是数字钱包的地址,带来中心化的金融。

最后,关于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 我们结合当前的实践,在数字货币市场上发行的数字货币至多是商品,真正有意义的是LIber,对人民币地位有冲击。 Liber白皮书发布以来,人民银行也加快了国家数字货币的步伐。 但是,数字货币带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当然也带来法律法规建设。 我相信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前,中央银行的数码货币会正式登场。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