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_可降低死亡率40% 创伤救治体系实现接力式抢救

120救护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前方车辆一个接一个地通行,为患者构筑生命之路……“每当有这样的场面,我们都感动了。 但是作为一名医生,在路上流淌着金钱一样的急救时间,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最近,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在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启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各种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现已成为45岁以下人的首要死因。 入院前运输时间长,入院前/院内无有效信息交换等问题,我国严重外伤患者院内死亡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姜保国队率先提出,十多年前着手构建“以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闭环型区域创伤急救体系”。 该系统在试验区依靠综合医院创伤急救队伍,通过智能创伤预警系统等关键技术,规范严重创伤急救流程,加强院前院内信息的交接,加强急救与各专家信息交流,通过急救车与急救室、急救室与创伤急救队伍的信息交流,实现院前急救队伍、 通过急救小组、专家急救小组的接力式急救,腾出时间,将传统的“患者等待医生”转变为“医生等待患者”急救模式。

目前,该急救系统已在全国500多个县普及,霸盖省有20多个。 患者平均抢救时间缩短约50%,死亡率同比下降近40%,挽救了同比2000多名患者的生命。

201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领导,希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伤专家共同成立“国际创伤急救联合会”,沿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一带”推进创伤急救体系,将未来拓展到更多国家,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9月,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的通知》,决定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立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在全国发挥辐射推广作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