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小君、石涛(分别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育研究部教授、副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目前为止,中国实行了基于市场供求参考调整和管理篮球货币的变动汇率制度,但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完全没有“汇率控制”问题。 但是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 这种做法忽视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调节的客观规律和基本事实,严重破坏了国际规则,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给中国标上“汇率操纵国”,是美国忽视市场化规则的主观认定
汇率操纵国家是指某国人为操纵汇率,相对降低本国货币的货币价值。 货币价值的下降使汇率降低了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他国消费者进口该国产品,减少了购买国内产品,最终导致进口国就业丧失,汇率驱动了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了更多的国内生产总值。
汇率调整属于一国主权的范畴,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贸易组织( WTO )明确禁止操纵汇率。 最近,美国财政部以中国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的汇率为“破7”为事实根据,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即使是美国独特的汇率限制法,也大大地破坏了认定标准。 美国财政部今年5月,对“汇兑操作国”的认定标准有3个,经常项目占GDP的2%,通过汇兑介入购买的外汇超过GDP的2%,只有同时满足对美贸易顺差达到美国GDP的0.1%这3个标准才被认定为“汇兑操作国”。 明显的事实是,中国不能同时满足三个认定标准。 第一,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不符合标准。 2018年,我国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占GDP的0.4%,低于美国财政部最新标准的1.6个百分点,低于国际标准的2.6个百分点。 其次,中国近6个月来,汇率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不符合标准。 2019年1~6月,中国购买外汇占GDP的比例低于1%。 第三,对美贸易顺差超过美国GDP的0.1%。 近年来,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连续超过美国GDP的0.1%标准。 但是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平衡,附加值低的商品贸易顺差,服务贸易依然逆差,这种不平衡的贸易顺差结构是中国长期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美国长期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德国、韩国等对美贸易不顺利的国家,还没有被列入“汇率操作国”。 中国被列入“汇率支配国”,是美国一些人忽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实施偏差双重标准主观认定的结果。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汇率市场化机制作用的客观结果
一个国家的货币本身,或者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形成了货币的实际汇率水平。 外汇供求关系、国际汇率波动、国际经济预期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会导致实际汇率脱离实际汇率水平,但围绕实际汇率上下波动是汇率随市场机制波动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个基本法则观察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很容易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是人为的操作,而是汇率市场化机制作用的客观结果。
首先,人民币汇率波动没有脱离实际汇率水平。 国际清算银行( BIS )数据显示,2005年1月—2019年6月,人民币有效汇率上升38%,有效汇率上升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的货币,是全球上涨幅度最高的货币之一,人民币最近适度下跌的实际汇率
其次,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是适应国际汇率市场波动的客观结果。 最近,美国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美商品关税,引起世界经济不景气预测和世界中央银行利率下调,美国市场负面情绪传染香港汇率市场,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幅下降,上海汇率市场产生共鸣,产生联动效应,上海岸人民币汇率 因此,这次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典型汇率市场化的结果。
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大坂会谈时,美国承诺对中国产品征收新的关税,不久将从9月1日起对3000亿美元的输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目前,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入“汇兑操纵国”,强制行为为中国提供了征收惩罚性关税的依据。 这样无视事实,不讲道理,贴上标签,完全是欺负主义的行为。
坚持汇率市场化原则,维持经济发展的定力
美国的经济欺凌行为,提高了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压迫了国际金融市场,增大了世界经济下滑的风险。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必须保持战略力量,坚持汇率市场化原则,继续保持经济发展力量。
一是保持稳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力量。 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缓和和解决中美经贸摩擦的首要措施。 另一方面,不断加大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实力、广度和深度,不断强调对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使实体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水池,成为经贸摩擦的解决之池。 一方面继续深化管理服务改革,激发市场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市场环境。
二是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调整力度。 不断优化人民币市场化调节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定价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外部因素干预人民币汇率自我调节,切实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国际化。
三是加强国家金融安全保护力度。 推进健全国家金融安全审查监察制度,加强国家对重大金融安全领域的审查,多方面保护国家金融安全。
四是加大对进口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 加强对汇率、期货、股票、热钱、通货膨胀等常规进口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加强对金融摩擦可能引起的进口金融风险的研究判断,及时制定风险应急方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9日11版)